论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5 09:55:38

论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摘 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涉农网站在此过程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涉农网站、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与不足基础上,探讨了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涉农网站 农业 信息化

国家《“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正在加紧实施,倍受瞩目的“金农工程”全面启动,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加入WTO及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事关国计民生。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涉农网站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这些网站自身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它们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信息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农业信息化的涵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使之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信息和技术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一般认为,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 ,农业便实现了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为不同市场主体的参与提供了巨大空间,除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外,涉农网站也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农业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特点,涉农网站既是信息的供给者,又是需求者,是促使信息产品和最终用户供求衔接的纽带。

二、发达国家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当迅速,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它们将农业的各方面信息都已经纳入本国的信息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络。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

美国政府决定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美国农业领域迅速普及,许多农业公司、协会、合作社和农场都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工厂化种养业正在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使农业的生产活动可以和工业生产一样在厂房里进行。法国是世界上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农业信息主体很多,但不同主体在服务内容上侧重点各有不同,服务对象和群体规模也有所不同,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各种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社,例如粮食生产合作社、葡萄生产合作社等,也广泛收集对自己组织有用的信息,必要时使用传真等传媒迅速告知其成员。日本开始提出建立计算机集成植物工厂,农业工厂化、智能化生产已成为日本农业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工厂随之出现,部分蔬菜植物工厂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1]

三、我国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的现状分析

据《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站总数为67.75万个,上网用户总数达1.03亿人。截止2005年底,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农业网站已达6389家。全国农业系统已经在260个地(市)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77%的县、47%的乡镇政府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农业部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影响不断扩大,在社会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日均点击数240万次,在国内政府网站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农业网站中居首位,在全球农业网站中居第二位。

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广西、黑龙江、河北等省的省、地、县、乡四级网络已全线贯通。科技、教育、气象、水利等涉农部门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积极推进各级各部门网站的建立和应用工作,许多部门都建立了面向农业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及培训的网站。许多中介组织、大的涉农网站集团、甚至民营企业结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和业务,也开设了具有特色的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站。

从以上看,涉农网站在完善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整体而言,目前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涉农网站信息服务的有偿性限制了用户需求

从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经验来看,其大多数农业信息具有公益性特点,主要由政府拨款,通过公益性事业单位来提供,大部分信息服务是无偿的。我国信息资源的分布现状也是政府占有绝大多数的无偿信息,而涉农网站是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其信息服务的有偿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需求,缩小 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二)涉农网站信息服务的质量尚有欠缺,难以获得用户的广泛信任

涉农网站的信息来源比较狭窄,资金上的约束使得企业无法迅捷获得一手的可靠信息。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虚假信息,使用户遭受巨大损失。

(三)涉农网站缺乏相应的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

在我国,既懂农业经济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由于受资金短缺的影响,涉农网站也难以吸引到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导致了人才流动频繁,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力。

(四)涉农网站信息服务缺乏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保障

信息服务业是个新兴的行业,市场管理尚不规范。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不到位,国家在信贷和税收政策上对涉农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优惠措施。

五、我国涉农网站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一)实现涉农网站自身的信息化

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涉农网站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用信息化手段动态地整合起来,实现涉农网站自身的信息化,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实现有效的决策,需要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专家知识与经验进行判断与推理。专家系统、模型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智能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过多的依赖于经验生产农产品,使农业生产朝着更科学、更有效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如农作物栽培模型、施肥配方模型,将各种农业生产的内在规律与外在关系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可以进行许多传统的农业试验无法进行的研究,提高了农业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深入到涉农网站的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环节,从而做出各种优化决策。

(二) 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尽管信息有共享性和公共产品属性,但信息市场仍会有涉农网站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关专家指出,有偿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业中占的比例越大,表明信息服务产业化的程度越高,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率也越高。我国的信息资源有70%以上掌握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手中,政府部门应逐步开放国有农业信息机构,按保密制度规定适时将解密信息交付于公众,使之纳入信息市场。 另一方面,政府虽然占有绝大多数的信息,但却缺乏足够的开发能力。信息资源的另一重要的占有主体是社会知识媒体,如报社、杂志社、行业协会等。这些组织不仅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且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及处理方面有独到知识和能力;但这些单位信息资源数据库化的意识较差,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由此可见,涉农网站的有偿信息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从布鲁斯对时间价值和共享资源关系的分析可以找到其中的原因。信息作为共享资源,但它并非都是无限制使用的,其经济性取决于资源进行共享利用的水平、成本情况和用户等待信息传递时的机会成本。在有较多用户同时使用信息资源和某种信息服务的情况下,会出现“拥挤”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为广大涉农网站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会,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降低信息服务的成本,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涉农网站应当明确市场定位,找准信息用户群体,围绕用户需求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提出优质服务的创意,使社会农业信息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3]

当然,作为宏观经济中的微观实体,涉农网站,既可以是农业信息的生产者,也可以是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加工者。但是,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农业信息的生产者是政府,因为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人力投入到大规模的信息收集、存储、等环节中。而涉农网站由于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制,大大缩小了它们的信息拥有量和开发能力。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利用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实现信息增值服务。其基本出发点是要缩小生产者所提供信息的知识含量与信息用户接受和理解程度之间的“落差”。它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和利用相关农业信息渠道,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企业内部资源,同时尽可能地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信息源,以此作为网站利润的增长点。涉农网站在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利润目标,同时也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农业信息资源质量

尽管我国已积累了一大批信息资源,但其数量与质量还不足以形成信息产业。农业数据库不仅资源数量少、更新速度慢,而且大量数据的可信度低、指导性不强,根本无法形成信息网络服务能力。农业信息资源的质量问题,已经日益被农业信息使用者所关注。

如果政府能够从法律、法规上规范信息服务市场,防止企业虚假农业信息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涉农网站就可以按照政府的法令或规定,提供高质量的农业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主动接受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质量鉴定和检验。另一方面,涉农网站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向广大客户做出承诺,另一方面对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又能够做出全方位保证,因此可以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质量,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涉农网站由于具有相对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挖掘市场机会的能力,因此可以深入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的涵盖范围扩展到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广泛收集各方面质量可靠的信息,建立大型综合农业数据库,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

(四)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

目前,我国现有农业信息人才远远不足,面向21世纪需求的高标准、高水平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涉农网站在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积累高素质的专门化人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体系建设。

1.涉农网站可以开辟农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市场,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来满足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2.涉农网站可以把高等农业院校作为人才库,通过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培养农业信息专才,如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参与的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联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有条件的涉农网站可与高校或研究所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利用企业的设施和设备培养高层次的技术骨干。

五、结语

农业信息化是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涉农网站应该充分意识到我国农业信息市场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把握历史机遇,积极寻找市场空间,开发农业信息资源,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广大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并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菊生,谢坤生.国外发达国家和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的比较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 (2).

[2]李应博,乔忠.我国农业信息资源配置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4 (7).

[3]赵苹,步入21世纪的农业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理论探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我国的实施 下一篇:基于KPI的团队绩效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