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5 08:02:23

浅谈语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本文中的“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的能力,到课外去运用,到校园环境中去实践,去检验其真伪与优劣,练就真才实学。

【关键词】校园文化 第二课堂 阅读兴趣 文化社团 校园场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78-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交际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概念为具体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此为核心内容)。本文中的“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约束、规范、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等。

维果茨基相信学生通过外在活动,可引发内化过程,从而建构知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的能力,到课外去运用,到校园环境中去实践,去检验其真伪与优劣,练就真才实学。

语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重视语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宏观的工程,语文教学通过课内、课外参与建设:课堂上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加强文化素养,课外语文活动增强学生投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学校要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美好“书香校园”

开展各项健康的读书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如以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为契机,以“学习、创新”为主题,营造“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学期开展“名著知多少”的校读书知识竞赛,并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每周安排一节课到阅览室上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并布置读书的任务,保障阅读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班内设立图书角,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图书在班级图书角交流、推介,举办读书博览会,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

寒暑假是拓展阅读面的大好时机,学校利用寒暑假开展假期学生网上读书活动,开展网上征文活动,学生参加网上读书活动,可作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及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考核。

这些活动不仅较好地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校园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更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3、创办各类文化社团,抒写真.善、美生活

成立演讲与口才协会、主持人协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办文学社,创办刊物,增加学生习作、学生新闻、学生学习体会等的登载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每次文学社刊物出来之后,必分发到班级作为学生课外读物,扩大刊物的影响,吸收更多文学社社员积极投稿。在编稿、组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平时课堂作文无法看到的好文章,了解了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适时引导他们涤荡丑恶,激扬真、善、美,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校园广播站是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重要阵地,成立相对固定的播音组,组建学生记者团,采编播与学生相关的资料信息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生活趣事,指导学生模仿课本中的“消息”、“通讯”,写一些校园消息和人物通讯,向演播室投稿。学以致用,既可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又可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动口、动脑,精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4、命名各处校园场所,营建良好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可开展命名活动,让学生对校园内的道路、假山、喷水池,花坛、树木、草地、各幢教学楼等,或以人名、企业来命名,或以事物特点艺术性地命名;还可为石题字,为楼配诗,为壁画配说明文字等。也就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树影婆娑,花木扶疏处学习语文;引导学生鉴赏物象,在石上、亭间、路畔运用语文。

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给各个住宿区、学生宿舍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如:有学生把自己的宿舍命名为“知乐园”,配对联“学海无涯书山有径、温馨满屋欢乐长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实践证明,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语文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技能,传承优良文化,增强感知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时,创建了良好的校园文化。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