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改建工程应注意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15 07:50:20

河道改建工程应注意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以老旱坝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改建工程为例对河道改建工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改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老旱坝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改建工程位于安宁市青龙镇打金甸村,地处安宁市西北部,河道走线为沿裕青鑫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规划征地红线外侧布置河道。建设任务为疏通自老旱坝水库坝址下游泄水河道(至打金甸村民小组附近段),即将原征地范围内的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改建至征地红线外侧,以保障该河段的泄洪畅通,确保防洪安全。

老旱坝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改建工程全长1628.02m,河道首、末端高差约21m,河道纵降约10‰,设计最大泄洪流量为9.86~16.690m3/s。工程区流域处于哀牢山以东的滇东高原湖盆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区,雨季主要受季风环流控制,,每年5月下旬至10月期间湿热多雨,年降雨量集中程度高;枯季干燥少雨,光照少而寒冷,水面蒸发量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96.5mm,其中85%雨量集中于5~10月,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4%;此间也是暴雨多发季节,多年平均最大24h降雨量为76.0mm,实测最大一日降雨量为153.3mm(1989年8月3日)。蒸发量增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37.9mm(E601型),因此,本流域具有降雨量丰富,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受气候和地形的综合影响,降雨量年际变化小(降雨量变差系数仅0.17)。

2、该河道改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上游衔接老旱坝水库溢洪道末端,下游至青龙镇青龙村委会打金甸村民小组附近。原河道为沿山间沟滩地蜿蜒延伸的山间小河沟,河道浅而窄,现状断面宽度为1.5~2.5m,深1~1.5m,为未衬砌土渠。水库下游河道泄洪困难,防洪问题突出。

根据裕青鑫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规划,现状河道将位处工业厂区规划用地范围内。随着工业厂区的建设,现状河道将不可避免的被占用、掩埋,水库下游将无泄水通道。当水库汛期需泄水、调洪时,将危及水库下游河道两岸的山体边坡稳定,造成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段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河道下游段严重的洪涝灾害以及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下游打金甸村民小组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解决水库下游泄洪问题,必须在工程区新建一条泄水河道,以保障水库下游山体及打金甸村的防洪安全。

3、该河道改建工程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对该项目的分析,认为该河道改建工程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河道沿线山坡洪水计算。由于工程区所在流域内无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属无资料地区,而邻近的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与工程区所在流域面积相比太大,故不能由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工程区所在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利用暴雨途径法进行推求。采用“《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图表实用手册》法”(以下简称“实用手册法”)来推求设计洪水。第二,设计方案上必须与裕青鑫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工程布置上必须在满足工程安全、经济的基础上,同时不得扰动河道右岸山体的边坡稳定,尽量少占用耕地为原则。第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计方案。从工程区地形、地貌以及与裕青鑫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的统一布局上来考虑,设计改建段河道走线将不考虑从规划的工业厂区内通过,而选择沿征地红线外侧新建一条泄水河道。设计河道起点为老旱坝水库溢洪道末端,终点至打金甸村民小组附近。第四,选择合理的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老旱坝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改建工程全长1628.02m,河道首、末端高差约21m,河道纵降约10‰。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和治涝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考虑上游老旱坝水库属小(2)型水库,水库大坝高8.5m,坝址上、下游水位差小于10m,水库防洪标准按平原、滨海区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执行。经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的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等别为5级,次要、临时性建筑物等别为5级,河道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P=10%)。第五,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与断面选择。根据水文分析成果,老旱坝水库下游泄水河道改建工程全长1628.02m,河道纵坡i=5~31.45‰,设计起点为老旱坝水库溢洪道末端,起点底板高程1834.50m,终点至打金甸村民小组附近,末端河道底板高程1815.30m。沿线共设34个平面转弯点,转弯半径R=20~100m;设3个跌水消能段, 分别位于桩号KO+398.500、K0+758.500、K1+498.500处,坎高0.5m,采用跌水消能,C20钢筋混凝土结构;设2个底流效能段,分别位于桩号KK1+038.500、K1+594.700,采用底流消能,C20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综合利用河道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减少工程投资,局部河道右岸基岩出露段省略右岸挡墙衬砌结构,仅对基岩面进行局部的修整,河道断面紧靠山坡坡脚砌筑。河道断面选择上主要采用矩形断面,C20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根据不同的设计洪峰流量、河道纵坡,采用不同的过水断面,很好的解决了实际问题。第六,合理的选择料场、渣场,并确保材料质量。混凝土的材料包括粗细骨料、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其中任何一项出现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所以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应安排专职人员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对于在外观上存在严重问题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进场材料要有相应的出厂证明及质量合格证书,确保材料质量。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选用大厂生产的材料,这样材料的质量更能有保证。若是选用的商品混凝土,除了需要有相关的质量证书和检测报告外,还需要在进场的时候对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等进行必要的检测,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本工程所需的当地材料为砂石骨料,在安宁市草铺镇砂石厂购买。在工程区,沿河道左侧设4个临时堆料场,不设材料、物资仓库。开挖弃渣置于河道左侧,经平整碾压后即可。第七,进行工序质量交接检查。工序质量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质量经检查签证认可后方能移交给下一道工序,这样,一环扣一环,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就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所以,应在生产班组完成工序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进行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比如工程施工程序为:土石方开挖部分基础土石方及碎石垫层填筑C20钢筋混凝土砌筑墙后土石方回填等工序,就必须严格按照各个工序进行施工,并进行比还要的质量检查,而且只有这道工序质量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随后对该河道改建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达了观点。但是作者深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河道改建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不仅要解决眼前问题,还要在经济和技术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远期规划,确保河道改建工程能够长期为社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工程施工》王洪键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水利水电工程》陈龙珠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董一宁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一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下一篇:高层建筑的周期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