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事审判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时间:2022-10-15 07:30:32

浅谈民事审判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摘 要】陪审制度是指法院依法吸收普通民众、非职业法官参加案件审理或者审判的一种司法制度。这一陪审制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司法公正,保证公正和效率,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审判。这也是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最初目的。但实际上,我国的陪审员制度落实情况并不理想。通过对基层法院的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很多问题。首先,由于待遇等问题致使人民陪审员陪审积极性不高,由于人民陪审员义务与责任不明确,致使陪审效率不高、陪审过程困难,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等等,因此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推广受到严重阻碍。据此,为解决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举步维艰的处境以及做好下一轮陪审员的选人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本文从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两方面深入阐述了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现状,以便更好的发挥该制度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关键词】陪审制度;公平正义;人民审判员

0.前言

陪审制度是诉讼制度中一个十分悠久的历史概念,关于这一概念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雅典和罗马的奴隶制时期。由于陪审制度可以防止法律与法官的专横跋扈、独裁不公等,因此陪审制度被人民被冠以“自由堡垒”等美誉。我国陪审员制度是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由人民陪审员参加组成合议庭进行案件审判的制度。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民主制度。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实现了在司法领域让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最高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性的重要体现。虽然,实行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但是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优化。

1.人民陪审制度的优越性

1.1有利于促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充分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等权利,政府为人民提供了很多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体制等等,而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领域民主性的重要体现,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弘扬司法民主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1.2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

人民审判员的直接参与可以有效的实现民事司法审判的公平正义。民事案件的公平正义难以保证,因为法官的个人推理能力有差别会导致裁判结果具有高度概然性,因此公平性很难保证。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长期工作的有经验的法官由于日复一日的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件,失去了原有的对案件的敏感性,导致对世事与人情世故的深浅适宜掌握不够准确,相反的新法官会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细致性。对于区域性知识,陪审员们可谓如鱼得水、善于此处,比职业法官有直接、深切的体会。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陪审员可以帮助法官了解公众的思想动态,克服积习已久职业偏见,拓宽思路。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司法的透明度工作的进展,而且可以增强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里的公信力,并且可以有效遏制司法腐败现象扩张与蔓延。

2.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制度的建立与推行偏离了预定方向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在西去外国司法裁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人民中选取陪审人员.让其对审判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同时人民陪审制度也是一种有力的普法手段和民主措施。然而从我国人民陪审员的资格审查、产生方式上看,很明显是不够民主的,于是产生了不能很好实现公平正义的所谓的人民陪审员。实际上这些人民陪审员与人民大众相距甚远,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很难良好的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组织调解方式不当,效率不高,司法公正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不可能体会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好处,这一民主制度得天独厚的调解优势就这样消失殆尽成为摆设。

2.2人民陪审员待遇保障不到位

(1)无法保障陪审员的陪审时间。人民陪审员的自身工作与开庭时间之间的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时候人民陪审员由于业务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场陪审,为此,庭审工作难免陷入被动,有时要改期甚至临时换其他人充当人民陪审员出席合议庭,很明显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和法院公信度。

(2)无法保障人民陪审员的出庭经费。由于法院经费都由财政拨付,近年来,财政经费并不宽裕,事实上基层法院的办案经费非常紧缺。即便是业务费用也无法正常支付,又何况超出预算的人民陪审员经费更是不可能落实。人民陪审员为参加开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很难报销,这就难免降低人民陪审员的陪审积极性,个别地区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

(3)无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在自身单位的晋升不受影响。目前,各行各业的人事管理制度都很严格,政绩要求也比较高。不允许笨蛋问人员有任何兼职现象的发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与生产,一些单位不支持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为了不旷工,只能选择放弃出庭陪审。

3.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建议

3.1完善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制度

良好的选任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与前提。在选任制度上,要力排形式主义,走现实主义路线,也就是说让真正热爱陪审并且能够胜任陪审工作的人参加陪审。在人民陪审员的选取上要保证范围的广泛性,这是发挥人民民主制度的前提。而现行法律规定,凡人民陪审员要求专科以上学历,该要求明显难以满足广泛性,应根据地域不同,放松学历限制。放宽推荐方式,只要身心健康并且能够保障陪审时间的就可以,满足条件限制的人完全可以自我推荐,没必要非让单位推荐。放宽选任限制,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人民能够成为人民陪审员,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与公平性。

3.2制定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的共同准则

制定一个制定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都能适应的规则,应当固定的开庭时间、地点等,双方都应遵守,无特定事由不可变更。为形成一个良好的陪审环境打下制度基础。另外,审判员不用担心开庭之前人民陪审员无法到庭,而且双方都可以提前安排好自身的工作,不致影响庭审的顺利进行。

3.3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系统培训

由于人民陪审员法律水平有限而且良莠不齐,系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人民陪审员的培训课程十分罕见。大多数人民陪审员是在法院内部培训时顺便学习相关知识的。由于法院内部的培训专业水平较高,实际意义不明显。因此建立专门的人民陪审员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3.4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待遇保障

一方面提倡精神鼓励,让人民陪审员拥有更多的神会荣誉,让陪审成为一种荣耀。在物质保障方面.建议政府为人民陪审员提供专门的经费补助,专款专用,及时地发放陪审补贴,充分调动人民参与陪审的积极性。在工作条件上,法院应为人民陪审员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安排固定办公室、制作统一制服及工作证件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得使人民陪审员方便快捷的出席庭审。

4.结语

建立完善的人民陪审制度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与改进,离不开法院与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要健全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还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西方成功的陪审经验,从而使之一制度在对推进司法主、强化民主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任何一项制度诞生,都要有一个过程,都要经历实践、总结、丰富的过程,并最终走向成熟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于蕾.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J].魅力中国,2011(11).

[2]钟小凯.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取向的法理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冯晓艳.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3).

[4]牛文华.浅谈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完善[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3).

上一篇: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 下一篇:分户热计量应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