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10-15 07:09:51

高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摘 要: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班级管理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建设、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甚至是对促进学校办学以及教育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处于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高中生来说,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对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构建高中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对于培养优秀的高中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发展现状;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发展和要求,为使学生顺利考入大学,我国的大部分高中为提高升学率,都采取相当严格的管理措施。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欠缺,很大一部分高中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自身入学率以及升学率的发展,忽视了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县级的高中班级管理中,忽视高中班级激励机制管理的现象尤其明显。为了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健康地学习生活和发展,高中班级管理中应该积极构建班级激励机制。

二、构建高中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措施

1.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友爱的班级环境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特别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更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友爱、民主、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班级环境。使高中生在心理上有着人人平等的潜意识,这样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在这样的班级环境和氛围中学生之间更容易相互鼓励和互相帮助。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友爱互助的班级环境是构建高中管理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2.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

在高中班级激励机制的构建中,关键是要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不仅对于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要给予奖励,而且对于学生在生活中所做的一些好人好事或者是志愿活动,班主任了解后,在班会中也要表扬。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中难免会犯错,对于犯错的高中生,班主任要在批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育人理念。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而对学生有所偏见。要鼓励学生在错误中不断成长,激励学生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树立以人为本的鼓励发展理念

在构建高中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同时,应该始终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鼓励教育发展理念。高中班级管理的对象是高中生,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班主任在组织教学管理的同时,在班级管理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育人的目的,使高中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自信人。

4.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

构建高中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关注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高中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体则是在家里。因此,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应该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对于高中学生,家长不能因为其生理和心理正趋于成熟而忽视鼓励子女。家长的鼓励和激励对于高中生来说,永远是学习和生活前行的

动力。

5.发展师生互动交流机制

建立师生互动交流机制,有利于班主任和各科教师更好地了解高中生心理动态。高中生虽然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但也是心理变化最敏感多变的时期。因此,在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中通过对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清晰认识,进一步加强对高中生的性格了解和高中生生活的了解,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而且有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更好地实施激励机制。

三、高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

构建高中班级管理的鼓励机制,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对于凝聚班集体力量,团结学生,创建良好的班风班纪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其次,对于高中生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有助于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构建高中班级激励机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符合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构建高中班级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鼓励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地学习和生活,为高中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西星.普通高中班级激励机制与学生发展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刊,2010(09).

[2]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校报,2014(26).

上一篇:目标培养 习惯养成 下一篇:浅析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难处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