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皮亚杰游戏思想中的关系

时间:2022-10-15 06:47:56

浅析皮亚杰游戏思想中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2-0304-02

摘要: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的观点是他对儿童发展基本观点的扩展和具体化,他的游戏思想对我们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皮亚杰游戏思想中的关系做些许分析,以期引起幼教界同行的思考。

关键词:皮亚杰 游戏 评价

一、经验与智力

皮亚杰说“儿童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地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机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需要。因此,为了达到必要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其间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而是使现实被他自己所同化,这个活动领域便是游戏。”[1]由此可见皮亚杰认为的游戏只是一种在已有经验范围内的活动,注重对原有知识技能的联系和巩固,而忽视了游戏的其他价值所在。他认为游戏本身并不能跻身于其他活动之中成为特殊形式的活动,它只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正如想象之于思维的关系一样。所以说,皮亚杰只单纯地注重儿童经验积累对智力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智力发展对经验积累的作用。

幼儿亲身沉浸在游戏中,可以使幼儿获取更加丰富的经验,在经验中巩固注重对原有知识技能的联系。这一点在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依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经验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固然重要。按照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对经验的划分,人的经验可以分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被称为直接经验,观察和抽象经验被称为间接经验。由经验之塔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到观察经验和抽象经验建立在做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做的经验是一切经验的基础。而经验又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决定因素。在幼儿时期获得的经验越多,以后知识的获取与理解会更加容易,幼儿的智力发展也就越快。因此做的经验是幼儿以后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这就像大楼的根基一样,根基越强大楼就可以越稳固,可以建得更高。同样,根据戴尔的理论,做的经验越丰富、越坚实,个人的“经验之塔”就会越高。[2]但是,皮亚杰忽视了幼儿智力发展对幼儿经验积累的双向作用,游戏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现在的生活,幼儿只有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相反,幼儿的智力发展了,才能在游戏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自由与约束

皮亚杰选择儿童玩弹球的游戏的规则作为他研究儿童规则观的基础,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儿童玩弹球游戏的方法,即儿童实践游戏规则的表现和儿童对于规则的意识。具体地说,就是为了了解儿童如何看待这些游戏的规则。

皮亚杰通过对规则的阶段划分认为,规则是从具有强制性发展到不具强制性,从自我中心发展到社会性的过程,他们逐渐能在规则实践跟规则意识之间取得很好的协调,规则是随儿童的年龄变化而变化的。

那么在规则处于强制性阶段时,幼儿还处在游戏的状态吗?游戏的特征不是自由的吗?既然是自由的,那么带有强制规则的游戏是游戏吗?这些带有强制性规则的游戏是否限制了儿童自由?也就是说儿童的游戏是否就必须在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则制定之下完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游戏的这种自由的特征,是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的,如果失去了一定得规范,行为就无异于狂人的行为了。这种规范便是赋予游戏以规则,儿童游戏受有些规则的约束。 游戏既是自由的又是受规则约束的,但是这种自由和约束在游戏中并不矛盾。因为不同于实际生活中有成人强加给儿童的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游戏者共同协商产生的,是大家都同意的,并且是能够理解的,更是公正互惠的。由于游戏的规则是用以协调和裁判游戏行为的,它能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所以游戏规则对游戏者来说,不具有外来的强迫性,是游戏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愿接受、自觉遵守的,因此它是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如果没有规则和儿童对规则的这种特殊态度,就不会有游戏。可见,游戏根本上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体现为游戏是儿童自主的活动,包括自觉自愿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3]

三、模仿与超越

皮亚杰认为儿童进入游戏规则意识的第二阶段时,开始模仿别人的规则,不管游戏在实践中是多么的自我中心,他就立即认为这些游戏的规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不仅不可改变这些规则,而且还宣传,对于规则的任何更改(即使这些更改取得了大家的同意)都是错误的。在儿童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协作阶段的后半部分和规则已经典范化的整个阶段,规则已经经历了一个完全的变化过程。自主随着他律而来,在儿童看来,游戏规则已不再是外在的法则,已不再由于它为成人所制订而成为精神不可改变的东西。他们认为,规则是自由决定的结果,而且它已获得彼此的同意,因而是值得尊重的。这种变化可以从三个相互伴随的象征中见到。

1、只要某种变化获得了全体的同意,儿童就允许改变这个规则。只要人们尊重新的决定,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办的。

2、儿童已不再根据现存事实而把规则视为永恒的和一代一代原封不动地相传下来的。

3、规则远不是由成人所赋加给他的,它必须在儿童首创中逐渐制订出来。

以上皮亚杰提出的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发展正是体现了幼儿从模仿阶段到超越阶段的发展。那么在这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是否幼儿的模仿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怎么样的模仿与创造又是最适合幼儿的?

日本物理哲学研究所所长薮内宽雄,总结了从模仿到创新的成功经验,把人的创造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前期创造阶段,主要依赖于模仿,因此称之为模仿创造阶段;第二阶段称为后期创造阶段,主要在模仿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超越性再创造,这类创造突破了形式的束缚而成为一种独创。因此我们认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4]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儿童分为三组:第一组让儿童使用新奇材料自由玩耍,即自由游戏组;第二组,让幼儿模仿实验者运用该材料的方法,即模仿组;第三组,让幼儿对实验者使用该材料所用方法进行观察,即观察组。然后测量三组儿童列举该材料独

上一篇:略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CUBA运动员学习管理制度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