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

时间:2022-10-15 06:40:59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

【摘 要】在许多高职院校中,英语教育还在沿袭中职或普通高等教育的常规模式和套路,不能将英语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忽略了高职英语教育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造成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缺陷,社会竞争力不足。本文对如何构建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就业 高职英语 教学环境 课程体系 考核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对外贸易繁荣,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具有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具体来讲,在日常工作中,专业人才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需要能够用英语自由交流、查阅相关英文资料、理解英文说明书和起草日常的英文信件等。因此,高职英语教育应该响应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号召,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然而现在的高职英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为薄弱,并且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第二,高职英语教育是中职或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沿袭,基本属于基础英语教育,没有针对专业学科开展专业英语课程;第三,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有待提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突破高职英语教育的瓶颈,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管理者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一、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英语教育,包括公共英语教育和专业英语教育,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改善英语教学环境,引进先进的教学平台和现代化语音设备;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聘请外籍教师,凭借他们的特殊语言背景,模拟真实应用环境和语言环境,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在优越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灵活运用专业英语;在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在思想上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职业技能讲座、招聘会、社会实习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社会,切实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中能自我督促、自我学习,不被社会淘汰。

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了解市场需求,进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实施个性化、专业化、精英化培养,优化学生的知识架构,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是教材。教材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侧重于基础英语教育,只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英语水平,没有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需求联系,不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英语能力。高职英语教育应该突出职业、专业和实用的特点,如教授学生书写正确的英文简历、处理日常工作信函、进行日常的口语交流、查阅相关资料、阅读英文说明书等。高职院校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结合所学专业编写合适的英语教材,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机制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相对于学生的增多,师资力量越显薄弱,导致师生比例失调。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有着良好的英语基础,但是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对高职英语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认识不足,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职业或专业技能紧密联系。此外,高职教师多数是事业编制,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敬业精神有待提高。因此,要保证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机制,从课堂教学评价、课外评价、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高职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等几部分综合考核,将考核成绩与教师年终奖金挂钩,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对英语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与专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社会输出大量急需的技术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加快高职英语教育改革,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英语课程体系,使英语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建立高效的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机制,促进英语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我能力;加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竞争力,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3,12(30): 147.

[2]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高职研究),2006(03S):28-31.

[3]余秀琴.“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6):128-131.

[4]冯一粟,程中文.高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3D打印技术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导师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