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自律

时间:2022-10-15 06:18:37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自律

从屡现的虚假新闻谈媒体的社会责任

多彩世界有多彩新闻,但有些人为了使新闻多彩便进行不光彩的虚假包装。面对报纸杂志日益激烈的竞争,某些编辑和记者为了提高报刊的发行量,坐在电脑前想新闻,以风花雪月的所谓独家报道添油加醋哗众取宠,迎合某些看客的浮躁心态,为图一时之快而放弃职业道德。但此举在享受读者廉价的注目礼时,丧失的却是无价的媒体诚信,最终遭受的是读者的摒弃。

新闻媒介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也时刻被社会各界观察和监督,当新闻媒介的报道到位时,很快就会引来喝彩;当新闻媒介的报道错位或越位时,很快也会得到全社会的反馈和监督,应该说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那么,既然是新闻媒介来监督社会,那么,由谁来监督媒介的“错位”和“越位”行为呢?当然要靠社会监督、法律监督,但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介从业人员谨遵职业操守和道德自律,正确认识媒介自身的社会责任。

首先,媒介的低俗之风不可助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竞争十分激烈,但这决不能成为迎合低俗之风的借口。渲染明星隐私、畸形婚恋、暴力黑暗等等,过分追求“卖点”,对社会来说是极其有害的。新闻媒介要发展,必须走正路,绝不能牺牲社会效益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其次,媒介不能损害自身公信力。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可能会受到挑战。当正反对立、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念出现时,作为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价值观念的正确抉择。尤其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或本媒介的自身利益的同时,是否就可以置社会利益、公众利益而不顾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一时的个人或媒介自身私利,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媒介的社会公信力。

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介理应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如果放弃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漠视公众利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导致新闻传播公信力的下降,从而影响新闻媒介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俗话说,“民无信不立”,应用到新闻领域,则是新闻媒体无信而不立。换句话说,只有新闻媒体作风正派、牢记职业道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信誉,获得受众的信任。

媒体加强自律以肩负社会责任

完善自律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个人职业道德自律档案。媒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单位人事系统一致的个人道德自律档案,把本单位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的职业道德自律状况以一定的时间为期记录在案,以备随时查阅。

二是建立和完善新闻事业社会联合征信系统。以全行业或者地区为中心,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可以使新闻行业内部的有关新闻职业道德自律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这样,新闻媒介可以随时查阅自己和其他媒体及其工作者的道德自律状况,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三是设立新闻道德自律评价制度。新闻道德自律不是个单方面的问题,它应该接受回应式的检验,即对新闻道德自律状况进行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针对某个媒体,也可以针对媒体的个别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关人士根据实情,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制度。

四是实行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新闻道德自律是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对模范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树立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针对媒介或个人的不当行为,予以相应的处罚。如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信条的人根据情况暂扣记者证等惩罚措施。

五是成立专门监督机构。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做得比较充分,如英国与德国的新闻评议会,这些机构将各种新闻纠纷置于行业内部自律解决,避免了法律和政府的干预,从而保持新闻事业的自主和自由。

六是建立新闻从业人员淘汰机制。根据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将其作为新闻人员考核标准之一,使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操守予以足够的重视,不敢轻易违反新闻职业道德。

上一篇:“大众讲坛”开坛前后 下一篇:试论采编播“全能型”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