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参与氛围 发挥主体作用

时间:2022-10-15 05:45:43

〔关键词〕 数学教学;参与氛围;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2—0078—01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参与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一、创设“想”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心理学家认为: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对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包括表象、旧经验)进行分析,经过思维加工,才能更深刻、更正确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学时,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抓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创设一种让学生“想”的氛围,并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能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进而获取新知识。

例如,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时,怎样画线段图?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把谁设为x?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它与上面相应的复习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否一样?给学生创设“想”的氛围,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通过积极思考、探索,就能较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正迁移。

二、创设“说”的氛围,诱导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学好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它不仅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知识、信息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在学生自学并思考后,就让他们在小组里发言,说说自己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同时鼓励他们对其他同学的见解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这样创设说的氛围,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概念更清晰,算理更清楚,知识内在的联系更明确,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也能不断从学生说的过程中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例如,在“圆锥体积”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实验:在空圆锥量简里装满沙子,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量筒里,三次正好倒满。此后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即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而归纳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之后鼓励学生说一说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动脑、动口,使观察实验的完整过程得以再现,强化了对公式的深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得到加强。

三、创设“动”的氛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当学生动手操作时,能促使大脑皮层的很大区域都得到训练。同时这种操作往往又都是高级中枢的其他部位,如视中枢、小脑平衡中枢及第二信号系统参与活动和调节,对大脑机能带有综合性的训练。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就要让学生在小组里分工合作,进行操作。教师在引入新课后就要提供时间、学具、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出现困惑,就要进行适当的提示。这样,学生不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还领悟到学习必须要动脑、动口、动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营造参与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优化教学过程,努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得到最佳发挥,数学教学就一定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创造型人才。

上一篇:寓教于乐 轻松识字 下一篇:教学反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