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校育人文化

时间:2022-08-11 09:03:07

营造学校育人文化

[摘要]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用文化精神培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重在营造学校育人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育人文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引领,以和谐的育人文化熏陶,以民主宽松的管理文化发展,以创新的教学文化提升。

[关键词]学校文化;育人;引领;熏陶;发展;提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G47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15-0033-04

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特征,蕴含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尽管人们对学校文化的内涵认识不统一,对学校文化的概念尚有争论,但不容怀疑的是,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用文化精神培育人。而不是用技术行为打造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文化建设重在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文化,是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提升现代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育人文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引领

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是水融的关系。校长是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是从校长的办学理念、专业素质能力和人格品质魅力三方面来说的。首要一点,校长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发展和营造学校育人文化。这里所说的办学理念是一种办学观念,是办学思想、灵魂和信念,它的内容包含有办什么学校、实施什么教育和培养什么人才等三个重要命题。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蕴含着学校育人的文化精神,决定并影响着校长教育管理的行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及生命发展轨迹,学校育人文化的品牌形象。校长办学思想是对办好学校愿景的描述、主张和解释,是对办好学校的理性思维和整体认识。校长办学思想明确,办有灵魂、有文化的学校,学校才能创新和发展。校长办学理念要先进,办学思想要正确,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来说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要充分体现国家的培养目标。要通过对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实践追求,使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使国家课程改革得以全面实施,而不能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方面主观随意和打折扣。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正确,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而不能片面或畸形发展。

第二,要充分体现对主体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要以人为本,通过办学理念的实践追求,给每个学生注入富有价值内涵的、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最大限度地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以提升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质量,不准有排斥、歧视“后进生”“学困生”等对主体生命的不尊重行为发生。

第三,要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育人文化。一个富有思想又讲究实际的校长。要对学校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分析反思、审时度势、把握现实、憧憬未来,力求办出个性鲜明、具体实在的学校。不好高骛远,不空喊口号。努力打造学校个性品牌文化。使学校具有竞争力。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包括校长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质量关、人才观和管理观,决定并影响学校办学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学校文化发展所从事的具体实践行为、学校教育的品质。校长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提出,不是给人听和看的“口号”和“标语”,而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精神,是一种认同并付诸实践行动的文化信念。一方面,是需要被教师理解、认同的教育理想和精神:另一方面,校长要把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作为引领,成为指导学校文化发展的思想文化核心。进而贯彻、渗透到校训和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以此作为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校长要想实现对教育思想的引领,就要研究和培养教师成为有教育思想的人,引领用教育思想武装了头脑的,履行教书育人光荣使命的教师队伍。校长前瞻性的办学思想,高远的培养目标,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情怀,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让学生充满着天天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使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道德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张扬,引领师生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

反思有的农村初中校,把办学定位在“多考上几个学生”,为“应试”而把“文体课”“非考科目”挤掉,甚至有的初三课程还没有开设。或初中课程没有学完,就“分流”出一部分学生,使学校的人气减弱。这种做法不但降低了义务教育质量,干扰了教学秩序,也使办学出现了非良性循环,被“分流”出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提升,不利于学校育人文化的营造。

二、以和谐的学校育人文化熏陶

和谐的学校育人文化指学校文化整体环境而言,包括校园文化。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文化圣地,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学校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是“活生生的自然”,无不影响着每一个主体的生命存在。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是指学校文化育人环境的全部,即学校人为创造的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的总和,主要分为物质形态的视觉文化、制度规范文化、管理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方面。也有的把制度规范文化、管理行为文化归结为制度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四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营造学校育人文化,就必须使这四方面内容和谐一致,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育人文化圈。文化圈中包含有①外显形物质设施的视觉文化,如学校的地理环境、布局、人文景观等;②中间层次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行为文化,包括学校历史及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思想观念、特征、管理制度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等;③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风气、师生审美情趣、道德操守、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这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营造和谐的学校育人文化环境,就要使上述三个层面的四个方面内容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以外显形物质形态的视觉文化为例,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壳,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它又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学校物质形态视觉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校园物质设施的每一处角落、一花、一草、一木都“会说话”。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但它只是浅表的物质文化层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与学校管理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有机融合。才能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这就同一个人物一样,其外表服饰打扮要与言谈举止、美好心灵相融合,才会显示人格魅力。反之,虽外表时尚华丽,但口吐污言秽语,或行为举止粗俗不文明,都会令人生厌作呕。校园内虽摆着花盆,但人际关系紧张,教师行为举止不雅,或体罚、辱骂学生,学生会从内心轻蔑甚至憎恨这所学校,致使学校发挥不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上一篇:课堂显身:提高教研员专业培训力的有效选择 下一篇:抓住关键工作当个“给力”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