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的策略

时间:2022-10-15 05:20:04

浅谈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的策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装备制造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加,其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人才。本文以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人才需要的现状,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培养制造制造业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39

0 引言

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当前传统高职院校培养的装备制造业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高技术、高素质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迅速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1 装备制造业人才需要的现状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其在人才方面需求发展为高技术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在不断集中,其涉及到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制造、航空装备等领域,而当前具有高技术的人才非常不足,因此,对高技术装备制造人才的需求增加。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尤为明显,因此急需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创新是一个产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条件,创新型人才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国家正鼓励传统的制造企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控化的高端智能企业方向转变,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装备制造业的改进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人才面临的阻碍

2.1 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落后于产业实际

随着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设备和工艺也都在不断更新,这就导致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加快,而高职院校的教材不能跟进脚步,产生滞后,直接造成学生的实际能力落后,在今后进入岗位实习时,岗前集训时间增长。

2.2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人才结构方面存在技术偏低、技术人才年龄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都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都落后于制造企业的发展,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且根据调查结构分析,当前装备制造企业中的高技术性人才年龄偏高,缺乏年轻的高级技师。

2.3 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在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对实践训练进行培养。但一些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建设滞后,设备陈旧不足,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接触的设备和工艺较为落后,所以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对装备制造掌握有限,不能累积实践经验。

2.4 学生综合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足以满足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不能适应制造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2.5 创新培养能力有限

现代社会的装备制造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中却与之矛盾,对文化理论知识重视,忽略了技能的培养,重视文凭,忽略实践。陈旧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的策略

3.1 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进行创设人才培养方案时与企业共同商讨,参考企业的意见,实现企业文化理念与技术要点与教学的相融合。让学生在进入学校就可以了解未来就业的情况和企业的要求。而且,集团化办学是对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能够推进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教学与社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3.2 岗位新技术与课程内容保持同步

在技术与课程方面,校企课堂共同进行设计,根据岗位能力标准对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制度,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考核方法。以岗位能力需求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教师和工程师一起分析岗位,选出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岗位实际作业为标准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样就可以把岗位新技术与课程内容保持同步,使毕业后能够更快的参与到工作中,减少企业岗前集训时间。

3.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应用技能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在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复合型培养,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双证书的岗位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使学生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综合培养,也使学校找到多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方法。双学历证书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社会对其的认可度。在培养应用技能复合型人才时,院校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引入一些社会资本,为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体系增加活力。

3.4 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创新高职教育理念

创新型人才是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创新人才,能够帮助教育的创新,提高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装备制造企业的需求来针对性的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并使行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装备制造业得到发展,就必须先对人才进行培养。而高职院校作为装备制造业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就必须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加强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高技术、高素质和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窝.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对策建议[J].速读(下旬),2016(06):80.

[2]胡斌,江叶琴.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开发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01):86-89.

[3]贾芸.高职装备制造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69-70+83.

上一篇:“乖”的本义是“不乖” 下一篇:我一直为她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