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15 05:19:22

民办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本课题从目前民办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现状出发,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目标与方向,通过一些实际的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技能,希望有助于我们民办教学的发展,使我们学生更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关键词】民办大学;应用型;实践教学;training

一、当前民办大学英语教育方向存在的现状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外语专业必须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强调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非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具备较强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和系统的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处于一个较大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国内大部分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英语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学术、轻师范”的倾向,在教学实践中盲目照搬或模仿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民办院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又为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第一年的四级过级率为:33%。而且是参加公共英语四级考试,有这样的成绩是相当不乐观的。因为第一年正是还有高考紧张的余温,而且四级的难度也就和高考的英语差不了多少。而且从上课中也发现学生太多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

二、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作为一所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民办学校,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根据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础,国际贸易、旅游、市场营销、教育教学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经贸、文化、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又根据学院学时、学分和获得毕业证资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4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70学分,其中必修课最低113学分、选修课最低57学分,取得毕业资格。同时又根据学院实行有学分无学时、有学时无学分的状况。我们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既要让他们能顺利的通过毕业,又要使他们在社会上能发挥自己最佳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指导并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下面就“有学分无学时、有学时无学分”谈谈教学实践目标。

有学分无学时就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独自或者团体参加某一项目比赛,教师的指导不一定限定在课堂上,比赛的结果就是定位多少学分。那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学分,他就回积极主动地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我们老师也要出谋献计让学生承办些与英语或西方文化有关的比赛活动。根据不同选修模块的学生,可以参加相同或不同比赛的活动,比如说教育模块学生以后的就业大部分同学应该是面向基础教育,那么我们就应该朝着这方面给他们教学实践。我们学院每年进行一次教学技能大赛,形式与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技能考试一样,分为教案分与实际说课分。两部分的综合就是比赛结果。结果的等级又决定获得多少学分。当然,这样的比赛不是一朝一夕就体现一个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带课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给学生机会实践。就本人所带的班级,本人在开学初就提出上课的要求,其中就是课前10分钟授课。把学生分组,4-5人为一组,可以集体备课,也可以独自备课,争取一个学期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进行10分钟课前授课。这样慢慢的培养的他们的教师各种技能,让他们在短期内熟悉并适应行业。

多种比赛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创新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能适应当代科技信息化的教学,本学院也经常组织学生进行PPT大赛,内容就是与我们外语有关,比如有一次我们就欧美大学的简介作为内容,让学生以PPT形式展现他们心中最喜欢的欧美大学,并用英语表达。这样既能展现他们对西方大学的理解,又可能增强他们进行多媒体的运用。为将来就业做好一切准备。

三、实施实践教学措施

1、实践教学要有领导的总策划,教师也应有自己独创

一个学院的教学安排,要有领导的策划与支持是关键之一。特别是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作为只要教学领导者,应该多方面的参考别的院校课程设置,分析并找到最适合民办院校的课程,走自己民办学院独立的办学风格。所以根据我院的教学计划大部分课程的设置都包含有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两部分的结合,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如何胜任应用两个字,这就需要社会对我们毕业生做出的评价,而不是我们自诩。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是毕业后马上能适应各个行业的高级人才。所以我们各种实践项目与实施由领导统一计划安排,再由具体的教师实行指导将会更加合理。

2、实践教学要有计划性、可行性、符合学生的技能要求

本院校刚从一所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性本科院校。2011年录取第一批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开学初,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军训与国防教育。于2011年10月8日正式上课。应为该界学生的第一界学生,院领导不免是望生成才,想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方式为期一个月的让学生准备了所谓的training。包括电影配音、英文歌曲的歌唱、诗歌的朗诵、外语新闻的听力等等。而期间全部活动是学生自己准备。专业教师的指导并不会是针对每个学生,而是对集体作出统一的要求。结果一个月下来,在学生议论纷纷,说在大学里被忽悠了,一个月前交了几千元钱,没学到任何东西。想想也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满怀信心走进大学校园,多么憧憬在大学里能得到知识渊博的教授传授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信念、观点、知识。结果一个月几乎是自己摸索着从未接触过的电影配音。平时是看看过许多电影,但从来没想到如何进行电影配音过。有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是唱过些英文歌曲,但当时由于有高考指挥棒,也只能接触些而已。而外语新闻听力可能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在高中时听力的训练基本是按照高考的要求。再加上刚刚高考,紧张的心情已过,多么希望能在大学的生活放松放松。这样一个月没有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唯有靠自己自觉性来进行training ,谈何容易。所以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是不行,而且不上课也是不行的。我们这是中国而不是国外,(下转第130页)

(上接第127页)古人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必须耐心进行指导,给他们一个方向、一种方法。常言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3、西方文化周的活动

(1)良好的组织者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之一

为了让学生发挥更好的培养创新精神及团体合作精神,我们学院领导在开学初就把文化周列入教学计划当中,安排相应的辅导老师对学生的该项活动进行跟踪指导。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当然不能墨守陈规,教师要敢于打破清规戒律打破传统的框框和程式,敢于冲破过去教学整齐划一的弊端,敢于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管理、组织、观察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课程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同时帮助学生及时寻找自己的兴趣并做自己的实践计划。

(2)比赛活动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当中,我们每学期计划在第14周举行文化周活动,内容有我爱记歌词,英语戏剧表演,欧美重点大学简介PPT大赛,英文大合唱,教学技能大赛,欧美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因为每学期都有类似的活动,教师在开学初已经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寻找搭档,选择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对活动事先有个规划,并报给负责指导该项活动的教师。十四周就全院进行无学时有学分的活动,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教师充当评委。整个文化周活动,学习气氛、文化气氛非常浓厚,这有助于我们学生的实践教学。

(3)良好的评价体系,学生乐于其中

因为这种形式是无学时有学分的活动,它不像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考勤或者作业、测试之类来评分。所以我们就必须有相当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参与某活动的成员都有一定的学分,获得该活动的奖项又获得学分。

(4)拓展教学实践渠道,让学生负责或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提高自身的需要,我们的教育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所以我们12级的英语本科6个班的学生每个班都有1-2个课题,每个课题的成员3-4个人。比如我们12级5班同学就有两个课题《学生英语社团提高英语思辨能力研究》,目前已进行到中期阶段。通过让学生负责课题或参加教师主持的课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知识。

4、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

由于受上次学生的普遍反映开学初进行为期一个月的training,不很完善,院领导重新研究讨论,重新确定方案。目标不变,但训练的形式有所改变,即不再停课进行专门的训练,而是各个项目由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独立安排进行,比如说进行电影配音这个项目,是在口语课时有口语教师专门进行训练,其中包含训练的课时要求,训练的形式或时间又老师自行安排。再比如强化训练外语新闻,就要求在听力课进行,教师得在课前充分的准备,听相关的热门外语新闻,剪接视频及音频的技术。在课上让学生听到相关热门话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同时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

总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不同的学校也尝试不同的实践教学,目前我们进行的这一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得到学生、教师的好评。因为学生是直接的得益者。他们的评价和合理的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与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守仁,朱刚,王文宇.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

[2]刘国皇.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实践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

上一篇:浅析我国公民当代环境法律意识 下一篇:浅谈校长的用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