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时间:2022-10-15 05:16:18

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能更有效地提升人们进行人际交流、问题解决、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的能力。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改变,促使语文教学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然而信息技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不乐观,许多语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停留在表面,多是在形式上的,并未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来去运用,导致许多语文教师或是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或是反感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虽然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对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其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许多语文教师没有深刻理解运用技术背后的理念,穿的是新鞋,走的是老路。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当前应致力于由表及里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有价值。从语文学科本身和教学本身出发,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出发,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出发,从语文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对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状况做深度地分析和思考。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要达到信息技术与之深度整合,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以融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其终极指向应当是学生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信息素养,这种素养其实也是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和语文素养的目标是相吻合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是对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借由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文相关知识、丰富语言、发展语文智力。此外,贴近时代的信息文化对学生还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内化为学生适应时展需要的语文信息素养,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在当今信息环境下通过语文学习实现个体的成长及品格的自我完善。

二、以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多元智能为核心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必须在一个丰富、真实而具体的环境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丰富、具体的情境,以逼近真实世界,为充分挖掘多元智能创设条件,而信息技术恰恰在这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可能。就当前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而言,课后练习对学生语文智能的发展效果甚微,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自主设计课后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如广告、说明书、电影预告、宣传海报、市场报告等等,或者是将语文课文拓展内容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如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等,而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完成练习,实现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生活情景化、再现课文情境、将课文情境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的效果,这种形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练习写作的兴趣,而且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挖掘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如语言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等等。

三、以融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为手段

探究性学习提出由来已久,它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过去的探究性学习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扫除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也能较好地实现合作探究的效果。就语文学科而言,专题教学是当下盛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

四、以融信息技术树立学生自主意识为落脚点

信息技术革命也带来教学模式的前所未有的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正逐步向以学生为主导,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大大加强其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只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在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阅读,教师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相关拓展阅读,其自主阅读的效果是教师在课堂上远远达不到的,传统教学仅仅根据一篇文章进行赏析,而利用网络搜集大量相关文章书籍便可以结合自选视角进行专题写作,使学生带着研究的视角去写作则是更高水准的写作。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发挥其最大功效,使语文教学能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如虎添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紧紧抓住“语文”这一关键点,从“语文”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出路,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练习的设计,我们借助信息技术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多项智能,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自我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善的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带着创新上路 下一篇:边走边扔是生命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