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企业运用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现状的思考

时间:2022-10-15 04:46:45

对外贸企业运用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现状的思考

【摘 要】目前,我国已分别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5个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作为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核心内容,已成为福建出口企业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利器”,对扩大闽货出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闽企长期以来对自贸协定的利用率普遍不高,现有各项自贸协定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以福建省自贸区原产地证签证情况为样本,分析了闽企应用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贸协定;原产地证;福建地区

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是由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和建立自贸区的国家或地区官方机构签发的享受成员国关税互惠减免待遇的官方凭证。由于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关税减免幅度较大,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受到外贸企业的青睐,被亲切地称为“纸黄金”。随着中韩、中澳两个自贸协定落地实施,我国的自贸区战略规划越来越清晰,而自贸协定的核心是关税减免,主要实施手段就是原产地签证。因此,指导外贸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政策,对促进外贸发展,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一、福建地区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使用现状

2016年前三季度,福建检验检疫局签发各类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4.27万份、货值16.49亿美元,同比增长64.48%、37.52%,为企业获进口方关税减免约1.6亿美元,企业应用原产地证书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水平有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福建地区自贸区原产地证签证数量增长明显,具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各行业对自贸区原产地证使用情况不均衡,传统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受益较多。在所有产品中,签证金额前5名是水产品、水果、鞋类、机床、监视器等。体现出福建省推动重点出口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良好竞争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有所提高。

二是新开签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对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中韩、中澳自贸协定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生效,并开启两轮降税。据统计,前三季度福建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中韩原产地证书3567份、1.56亿美元,中澳原产地证书9850份、2.56亿美元。全国最大的出口水产品加工基地东山因自贸协定降税利好,前三季度输韩水产品达2280万美元,同比增长86.05%。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集团前三季度共申请签发中澳自贸区原产地证529份,占该企业签证总量的32.3%。目前相关产品在澳关税已由5%降至1.7%,明年降至零,有利促进了福耀产品对澳出口。

二、闽企运用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存在的问题

1.企业运用意识不足,推广存在困难

调查显示,部分出口企业对优惠原产地证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片面地认为受益的只有外商,未能在签订合约时把提供优惠原产地证作为谈判的筹码,习惯于客户有要求才申请,缺乏积极性。大部分出口产品未列入法检目录,检验检疫部门缺乏与相关生产企业的沟通联系渠道,虽采取主动送政策上门等方式弥补,但覆盖程度有限,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力度不一,个别地区尚未形成合力。

2.企业不熟悉贸易规则,运用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可使用的原产地证书也不断在增长。部分出口企业不熟悉各自由贸易区下的相关贸易协议,不明确适用国家、原产地规则、HS编码归类方法以及适用商品范围等,导致无法充分运用优惠政策。另外,随着我国自贸协议种类增多,重叠国家不断增多,企业面临着难以判定该申请哪种原产地证的困惑。

3.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部分东盟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滥用退证查询手段。据统计,越南密集对我国近7000万美元出口钢铁产品所涉第三方发票进行质疑,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特征。印尼发起的退证核查证书中近9成已被标注“该证书不能享受关税减免”字样,明显违反签证操作程序。韩国将部分水产品品种实施实行限额竞标制度,在中标限额内享受零关税待遇,并要求竞标企业缴纳保证金。

三、关于利用好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的建议

1.加强拓宽优惠原产地证推广渠道

各级政府要将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推广工作列为帮扶外贸发展的重要举措,列入外贸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口岸、商务等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形成推动合力,不断丰富推广渠道和形式。将推广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与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利用示范区行业集中优势提高推广效果。

2.引导企业用好优惠原产地证

各原产地证签发部门共享福建省企业出口产品数据和原产地证签证数据,筛选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指导帮扶。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好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政策,为企业提供相关培训,使其在与外商签订销售合同时可以与客户互相分享关税减免,加强出口企业应对贸易保护的主动性,积极开拓市场。

3.建立健全自贸协定实施体系

构建集政策推进、实施评估、问题反馈于一体的自贸协定实施体系,复制、推广自贸区原产地证管理改革创新经验――借鉴山东省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区经验,与贸易关系紧密的地区建立升级版合作平台,从地方层面试点创新自贸协定实施程序,提高协定实施便利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於杰.对外贸易中提高自贸区原产地证利用率的对策研究――以台州地区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5(4).

[2]吴丽芳,林丽.浅谈我国出口商品应用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规则分析及政策建议――以福州市出口商品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5(11):62-64.

[3]康维,叶兰,黄华.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使用的现状、原因及改进方法――以温州地区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5(11):67-69.

上一篇:行动导向在高职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