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校内专业评估体系构建与思考

时间:2022-09-01 02:21:48

新建本科院校校内专业评估体系构建与思考

【摘 要】构建完善的内部专业评估体系,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构建专业评估体系离不开对专业核心内涵的正确把握。政府主管部门、专门评估机构、用人单位等校外主体作为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不可或缺的力量,应该有明确的责任担当。同时,学校应发挥学生及其家长在专业评估和质量保障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内部专业评估体系 核心要素 责任担当

目前,除少数省级重点建设大学和个别新建本科院校外,我省多数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评估尚处于以外部评估为主的阶段,多元主体参与的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制度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离教育部提出的建立“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由于缺乏校内自我评估实践,那么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自然也就不会多。因此,加强校内专业评估的实践与研究,构建与外部评估相匹配的内部评估体系,成为新建本科高校教学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评估应以内部评估为基础

我们并不否认外部评估的作用,只是不赞同学校采取单一的外部评估方式。外部评估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代替不了学校内部评估。外部专业评估的组织者多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评估机构,其组成人员主要有行业或者专业的专家学者、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评估时所依据的评估方案、指标体系,往往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确定的。这种评估方式被普遍采用,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对这种评估方式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其一,认为外部评估作为一种静态评估,考察的是评估当时专业的基本状况,无法考察专业建设的过程,也很难准确预见专业的发展趋势。其二,作为基于结果的评估,很难对结果背后的原因形成准确判断,无法起到帮助专业提升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其三,由于评估结果与受评者今后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个别接受评估单位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对自己的优势是尽力展现,而对其不足,则有意无意地进行掩饰,无形中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其四,外部评估采用的指标体系,往往是统一的尺度,由于学校专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统一的尺度很难适应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专业。为弥补外部评估之不足,校内专业评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校内专业评估是一种形成性评估,是专业的自我评价与学校评价的有效结合。从评估方式来看,校内专业评估更多的是体现评估、咨询与研讨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研讨性质。校内专业评估是一种诊断性评估,其重点不在于对专业等级的评判以及排名,而在于对照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研究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由于校内评估是自家人评自家事,从心理上更容易让人接受,况且评估专家多来自校内,对专业的情况大多比较熟悉,因此评估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指出:“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对照文件要求,我们现在开展的专业评估,参与主体还仅限于政府和专门机构,学校参与还比较少,社会力量的参与更是微乎其微。这是今后必须着力加强的环节。缺少校内自我评估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其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指标核心要素分析

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是学校为全面了解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是否匹配,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是否符合,通过全面收集专业办学信息和资料,根据本校对专业核心内涵的理解而进行的综合评价的活动。其旨在巩固成绩,改进不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或社会组织的评估奠定基础。因此,能否准确把握专业核心内涵,就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国高校目前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类。学校的类型基本上决定了专业的类型。这里说基本,是因为还有特例,有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有少量的应用型专业。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分类上目前并未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界定专业核心内涵之前,就应首先界定学校的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由于两类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规格不同,课程体系不同,培养途径不同,其核心内涵应该是有区别的。

那么,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的核心内涵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有的研究者认为,专业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核心要素上,即专业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和专业设备。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够全面。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既源于学科分工,又源于社会需求,专业建立之初,就应该明确其类型定位――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或是技能型,这是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与确定发展目标及思路的依据与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多是地方性高校,因此专业应与地方产业、行业相对接,以培养供需对路的人才。如果不考虑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则以后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势必处于盲目之中。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培养目标定位解决了人才培养类型问题,那么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则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问题。类型、质量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课程来传授的。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传授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获得思想与能力的发展。课程的社会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赖以生存的手段。高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机构,授以学生生存的手段既是办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需求。因此,对任何类型的专业来讲,课程永远是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

专业教学离不开教学设备与资源,尤其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实践教学比例的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更离不开教学设备与资源。

专业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专业没有教师,同样,也没有哪一个专业没有学生。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同样,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也密切相关。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是不可拆分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教师与学生应是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现代大学不同于古代的私塾。私塾先生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完全是自己说了算。今天的大学教育则不然。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是否健全,是影响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学管理应是专业的核心内涵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核心内涵应包括专业类型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设备与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管理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学校和院系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构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评估指标的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三、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评估有关的几点思考

(一)校外主体应有明确的责任担当

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方法和措施,为高等教育评估提供依据,成为学校建立健全校内专业评估体系的直接推动力。其次,应该大力推动并鼓励支持民间组织机构参与到高等教育评估中来。如1997年,上海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组织实施了“上海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此后,在北京、江苏、辽宁、云南、广东、上海、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10家专业性的高教评估机构,它们接受政府与用户的委托,开展各种类型的评估。再次,应建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制度。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评价可以采取对人才使用的总体的满意度和对毕业生在具体岗位中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或者某一任务的达成情况给出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也可以进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评价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养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度。对毕业生的评价可采取年终表现评价、季度表现评价、月表现评价,甚至细化到每天的表现评价等,开展从整体到局部的细化的全过程跟踪,体现出评价的职业导向作用。

(二)应发挥学生及其家长在专业评估和质量保障中的作用

1.建立大学生对教育服务满意度的测评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和受益者,也是高等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体验者。随着对学生主体性认识的增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以学生为主体,反映教育质量,从而形成微观主体和宏观质量的有效连接。应将学生满意度融入专业评估当中。学校应建立大学生对教育服务满意度的测评体系,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测量、分析和改进教育服务体系。学校应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学校存在的理由和工作的重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时刻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学服务工作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满意度展开,让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到一次愉悦的求学经历。

2.实施家长满意度测评计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家长望子成龙的理想追求。学生选择高校的空间也日益增多。学校可以结合目前和预期的学生家长需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以学生家长期望和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同时,学校必须努力推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环境、教学效能、校园生活、校园支持服务、校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环境。

总之,一个有效健全的专业评价,不单单是高校教育本身的内部评价,它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离不开政府主导、专门机构操作、社会评价、家长乃至学生的共同参与,它是一个学校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汇聚一个体系开放、包容、具备可持续因子和方便操作的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校内专业评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

[3]牟延林.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进程中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09):87.

上一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绩效考核的分析 下一篇:不同载荷形式下型钢支架承载能力的正交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