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质教育改进学生评价

时间:2022-10-15 04:30:07

立足素质教育改进学生评价

【关键词】 素质教育;学生评价;问题; 理念;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1―0072―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评价基本沿用总结性评价的模式,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改革学生u价的内容与方法,树立现代教育的新评价理念已势在必行。

一、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评价应当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教师往往只采用考试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主要问题有重知识轻能力、片面追求分数、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制约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

二、学生评价的新理念

1.从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一元评价是指在评价活动中,以测试成绩为主要或唯一尺度,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多元评价就是要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测试学生、评价学生,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2.从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重在发挥鉴定和选拔功能,一般在学期末形成。形成性评价包括平时、期中、期末,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与书面的评语,同学间的互评、自我评价等多项内容,随时随地都可以适时适度的形成。

3.从区分性评价到激励性评价

教师只有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评价才不会偏狭,评价的激励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会贯穿于言行之中,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智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很强。学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特点,应坚持以找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坚持以个体为主的评价标准,突出正面的鼓励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过于苛求。

三、学生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正式与非正式评价

正式的评价着眼于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它直截了当,但并无实际的教育作用。非正式评价具有诊断性,教育者以非正式的方式观察学生,洞察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发展潜质,获得对学生的真实了解,这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可以经常对学生作出非正式的评价,比如提问、口头表扬和肯定等。

2.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往往只关注终结性评价的效果,忽视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和价值。采用哪种评价方法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如果他想深入了解学生,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十分有利;如果教师想让其他人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是一种更可行的手段。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简洁实用、概括性强,便于操作。定量评价精确、客观,用数字说明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更有说服力。在理论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壁垒分明,但在学生评价的实际中,由于各有优势,教师往往混合使用两种方法,使两者相互补充。

4.作业与测试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基本手段,必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操作性和新颖性。教师批阅作业,记录学生平时技能操作都有助于对测试进行验证和补充。虽然测试多在终结性评价中使用,但是终结性评价的形成也并非完全依赖测试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反省和总结,从考试结果中发现有益的方式,使每次的考试有所改变,如口试、开卷、面试或表演等方式,改变测试的单一面孔。

5.成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

成果性评价往往难以展示形成成果过程的全貌,在数学或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中,也许只注意结果的准确与否,结果的形成过程不一定在关注之中。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思考或探究问题的方式不尽相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长、有短。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了解不仅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所知,也使教师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和有待开发的潜能。

6.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内部的评价一般建立在较长的评价基础上,它花费的时间长,但系统性强,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学生信息,形成系统的档案材料。外部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少。

7.个性与统一性评价

个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或探究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特点,以及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统一性评价则按照某些标准对学生进行对比来做评价。

8、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相互评价就是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般应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以及社区代表(含教育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代表)。

上一篇: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优势及实施策略 下一篇:加强练笔训练提高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