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时间:2022-10-15 03:56:18

浅谈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医患沟通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沟通技巧。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方式。因此,医务人员沟通技巧的培养应从医学生抓起,并且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72-02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学生誓言聊聊几行字却高度概括了这份职业的责任、神圣和牺牲。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必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强烈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还须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桥梁,传递二者之间的信息、意愿和态度。沟通是否充分、到位,决定了整个医疗活动是否能顺利、高效的进行,决定了患者的医疗体验、满意度。良好的医患沟通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当代医学生的培养也应高度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医患沟通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沟通技巧。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方式。因此,医务人员沟通技巧的培养应从医学生抓起,并且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

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中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求和医生制度医疗决策的需要而进行的,使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能够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充分的医患沟通,能使医患双方相互充分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掌握患者心理和沟通的技巧,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放心、值得信赖的环境。充分理解非医学专业人士的各种疑问和顾虑,切忌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耐心解释。

时代变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民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大幅提高,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不再是既往的被动式地接受医生的单方面决策,他们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理解相关的各项检查的意义,从而主动地参与医疗决策环节。

当今的医患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医患沟通不良造成的,有数据显示,超过80%的医患纠纷是由医患沟通不充分所致。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为每位医务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所以要让每一位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当自己充分掌握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才能成为一名让患者满意的医生。

在医学教育的初始教育阶段中,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期间就应加强人文教育、心理学教育,重视医学生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在面对临床工作之前就应做好全面职业素养的养成。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之前,应反复强调沟通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使其端正态度,同时应该充分强调带教老师的榜样作用。对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更应严格要求,因为他们是病人每日接触最多的人,负责住院病人每日病情的记录,应该在患者和上级医师之间做好信息整合和传递工作。

医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期间就应该从严要求,应该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如从着装、仪态、言行各方面严格要求。应衣着得体、整洁,女士饰物简单,不宜浓妆;面对工作应怀抱热情,不应该因为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负有主要的诊疗责任就放松。不应萎靡不振,给病人不可信赖的感觉;在跟病人交谈时应吐词清晰、态度亲切、倾听认真、富有耐心等;在诊室就坐应端庄大方,查房时仪态高雅;用语文明,谈吐高雅,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请稍候!”、“请您配合一下!”等。

临床见习期间,医学生一般是分小组进行,多数时间是问诊、查体的训练,几个人同时包绕一位病人问询会让其觉得紧张,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也可能会使患者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因此在进行之前应该坦诚地告知患者自己的身份和接下来所进行的活动及其意义,不能让患者误以为自己是某种意义上的“试验品”。在问诊和查体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当一名学生在进行问询时,其他学生不宜交头接耳,应认真记录,适时补充提问,但不能随意打断。查体时应该注意对患者的保护,手法轻柔而标准,切记动作粗暴。

教学医院中,实习医生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很可能是住院患者接触的第一人,应重视自己给病人留下良好印象。病人来医院一般是带着期盼的心理,接待时对病人应该多一些真诚的、关注的神情,给病人一种真正被重视的感觉。我们应该时刻想着:病人也是充满感情的人物,对于初诊的病人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就算是不能即刻解决患者的问题,也要让患者了解你对他是认真负责的。在交谈过程中应该详细介绍医疗活动的流程,告知患者自己的责任、上级医师的信息和教学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不能让患者觉得接待自己的是一名年轻医师而感到不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听到部分病人抱怨“现在的医院这么多年轻人”,其实负有主要诊疗责任和制定医疗决策的并非他们口中的“年轻人”,这样的不满情绪正是接待者缺乏详细的沟通造成的。

在问诊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患者的态度和情绪。要积极耐心地聆听病人的诉说,这对于病人心理上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和安慰。学会做一名耐心的聆听者,不应频繁打断患者的叙述。当然,非医学专业人士对病史的叙述过程可能重点不突出,这个时候应注意礼貌而温和的引导,或者提议以问答的方式来进行接下来的谈话。对患者的病痛应表现出真诚的同情和关切,不应因为每日面对相似的病情而麻木,毕竟每位患者都是怀揣希望而来。

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应该表现得从容、自信和坦诚,遇到疑难杂症,可以坦白地告知患者目前诊断不明,但是我们可以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尽力而为,对于本医院不能解决的医疗难题,可以提供有更高医疗水平的医院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不再是被动的医疗行为接受者,而成为医疗活动的参与者。医学生在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应该熟练掌握对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手段的解说能力。让患者充分明白病情、预后、检查和治疗等,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详细提供各种不同的诊疗方案的优劣点及相关费用,允许病人做适当的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高度注意沟通技巧,不应机械地叙述之后让患者自己做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患者提出最佳方案、次选方案,不应强行要求患者自己抉择。

病患者毕竟不是医学生,他们对于医学知识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因此他们对于较为复杂的检查技术和治疗手段是完全陌生的。在向他讲解其目的或注意事项时,用语应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但又不失专业严谨。对患者安排各项检查和操作时,应充分说明其必要性及相关风险,在做说明时应该耐心,用语专业但要深入浅出,充分考虑患者的理解能力。

当然,医药并不是万能的,在面对不治之症时,除了在语言中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必要的说明、解释、坦诚自己的无奈之外,不要忘记表示遗憾和同情,这可以让患者和家属获得一定程度的安慰。

总之,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的必须环节,也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的始终,良好的医患沟通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减少医患矛盾。医学生的培养应充分重视沟通技巧的训练,沟通其实并不难,多换位思考,一切都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很自然、顺畅。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沟通技巧,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行点点滴滴的积累。

收稿日期:2016-11-25

作者简介:廖琼,女,博士。

上一篇:从厨房给孩子找止咳方 下一篇:基于换位思考的高职学生道德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