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时间:2022-10-15 02:43:23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摘要: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给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正面效应,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从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来的积极作用与现存问题的改进与完善两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求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04-02

1历史与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有企业施行的企业会计体系和行政事业单位施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两大类。科研事业单位过去施行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由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上报用款计划,再由财政按下达的预算,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一级单位,一级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下拨到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形成财政资金实际支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记账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改进和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全方位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经常项目开支和专项研究经费都有大幅度地增加,项目研究的规模和质量都有长足的发展和提高。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也产生了一些新业务,科研事业单位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改变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了资金管理的力度,提升了预算管理的权威性,规范了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这些规章制度的综合实施,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和财务管理水平的系统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预见性和集中度国库集中支付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设立零预算账户,把过去的多部门拨付改变为集中统一拨付;把多户头存款改变为单一账户;把一级一级的层层拨款改变为直通车式的拨款,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金的额度控制和专项支出办法。这一切都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预见性,有利于财会人员统筹安排,提高了科技人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1.2 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提升了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预算管理作为科研事业单位最主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已施行多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管理的核心作用。单位资金的使用必须依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执行,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对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不能擅自变更资金用途,增强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限制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1.3 增强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性、便捷性、时效性和透明度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上都要求预算内容清晰,项目资金明确,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时间约定和限制。财政支付资金直接到用户单位,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在途资金量,降低了资金周转的时间和费用。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单一账户上都有记录,财政资金的使用、运转的透明度大大增加,避免了虚假信息的渗入,提高了各部门的监管力度。

1.4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专项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作用增强专项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各级政府部门用于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有较大幅度地增长,综合性的大项目所涵盖的学科和领域、项目研究的内容和深度随着资金投入地增长而大幅度增加,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逐步提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进一步规范了专项资金的申报、评议、批复、使用、审查和监督,为管好专项资金的使用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

2施国库集中支付后面临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管理模式,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核心,以零余额账户进行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在我国,国库集中支付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实施国库支付系统与科研事业单位之间也有一个理解、协调、磨合和提高的过程,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预算编制时间短,准确度有待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预算的编制、上报、审批和使用虽然在内容上、科目账务管理上有了许多新的规定,但其编制预算的主要程序与实施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年底编制上报,第二年度初审查、批准、实施)。预算编制时间短、预见性差、准确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的财务管理已从过去的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为主逐步转变到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为主,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成为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对预算编制的要求更高了,也更加规范。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出涵盖内容科学合理、项目计划充实可行、资金使用要求明晰、执行时间准确的预算,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

2.2 部分资金授权、到账、支付滞后,提前垫付资金增多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要求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严格的上报、审批手续。可在单位总预算的审批前仍然有许多资金需要支付,例如工资性支出、基建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等,都存在未批先用的问题。同时,年底的支出额度比较集中,由于单位预算涵盖的范围有限,项目预算很少细化到各具体项目;一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繁琐,造成预算支出追加与调整较频繁,减弱了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影响了其他项目的开支,减少了单位的年终结余。

2.3 预算执行检查监督不够规范,预算控制力度较弱财政年度的年终既是一年财务收入支出比较集中的时段,又是第二年预算编制的时段,时间短,工作量大,必要的检查必须等到执行后才能进行,这对科研事业单位和上级管理部门来说,会产生一些影响,导致了滞后现象,降低了内部控制的制约作用。财务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单位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经济活动,与各业务部门有密切的关系。各业务部门在资金使用上是否规范、合理、有效,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绩效。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限制和管理制度的局限,财务部门对各科室的经济活动和资金使用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对一些弹性较大的项目支出,如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缺乏及时的检查和监督。

3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相关法规的建设与配套措施作为科研事业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的各项规定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同时,在现阶段要着重加强和规范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增加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序衔接,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检查与内部控制互相匹配,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应。建议在进一步完善各项有关法规建设的同时,探寻分期(增加中期预算)、分段、分项预算编制的可行性。

3.2 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首先要逐步增加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准确度。细化各项目的资金需求与支出安排,按照各类各项目的工作计划与流程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费下达时间。力求随时准确地掌握各项资金的动态变化。

预算的执行要求科研事业单位和有关的管理部门加强配合和沟通。科研事业单位要做到及时报送资金使用计划,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用款计划与实际支出的一致性和严肃性,禁止预算外支出。

加强预算执行效果的分析与评价。科研事业单位应探讨建立预算管理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按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阶段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以及对部分项目进行必要合理地调整。

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全部工作的重点之一。既要为单位和各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和财务支撑,又要不断地拓展服务范围,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随着由原来的管理监督向管理服务与管理监督并重,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监督职能,主动参与决策。

3.3 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专项项目的立项,要做好科学论证。专项资金确定后,科研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内容和额度执行。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扩大开支范围,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必要时,可分阶段试行中间考核,评价管理。对确有合理需要而变更的项目内容及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避免违规操作。

3.4 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关键。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较低,价值观和职业水准不高等,都会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因此,管理人员要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适时进行财务知识的更新与培训,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进行全面系统地实际操作,提高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冀.浅析科研事业单位零基预算管理[J].职业时空,2009,(01).

[2]吴崇梅.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09,(07).

[3]罗红.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J].财经界,2010,(11).

上一篇:集优生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WSR方法论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