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5 02:01:47

深化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萧山供电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末端组织”,通过深化企业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确立协同监督的原则机制,建立协同监督的责任机制,健全协同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协同监督的考核机制,有效整合了监督资源,互补了监督职能,提高了监督实效,实现了协同监督“业务化”和效能最大化。同时力求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做到“向前看”和“往下走”,切实发挥协同监督“三只眼”作用,从而促进惩防体系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

关键词:协同监督 工作机制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是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国网部署的创新举措,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末端组织”,萧山供电局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建立协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意见》,结合企业实际,在强化协同监督,整合监督合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一、开展协同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确立协同监督的原则机制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服务发展、服从发展、维护发展贯穿始终,为“依法治企”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2.坚持整合力量、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机构设立情况,整合协同监督成员部门建立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提高监督效能,扩大监督成效。

3.坚持联合组织、成果共享的原则。根据协同监督工作规则,找准结合点,找好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做到监督主要事项由监督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确定,监督过程由协同监督成员部门共同参与,监督成果由协同监督成员部门共同享有。

(二)建立协同监督的责任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架构,成立监督工作委员会,党政主要领导承担第一“监督人”的职能。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在抓业务的同时行使监督的责任,做到管事与管人有机结合。职能部门和业务支撑机构负责人作为监督工作委员会成员,不仅积极参与企业层面的监督管理,而且加强对分管部门和业务领域的监督管理。从而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部门紧密协同、分级落实责任、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同监督工作格局。

2.强化部门监督。围绕“人事、财务、物资、基建、营销、综合产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细化部门监督职能,具体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个重要的部位、每个关键的环节,明确监督的内容、重点和责任。规范部门监督流程,制定细化监督工作流程图和任务书,把监督工作的重点、难点作为切入点,借力“风险管控”的方法,实行协同监督工作“项目化管理”。统一监督的标准,把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作为监督的依据,用执行力、规范性、风险性、公信度作为监督的标准。

(三)完善协同监督的考核机制

1.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出台协同监督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完善监督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制度、行风建设形势分析例会制度等。以强化协同监督成员部门的监督作用,促进协同监督成员部门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2.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监督工作委员会、绩效管理部门、被监督单位”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衡量监督部门是否责任明确、履职到位,是否做到寓服务于监督之中,主动帮助被监督单位整改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否按照监督的程序办事,不越权、不添乱、与被监督单位实现上级监督与自我监督的有机结合。

3.建立问责考核体系。把监督与被监督的责任同等化、一体化。把不依法办事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定性为失职、渎职,将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把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能同样也定性为失职、渎职,实行连带责任追究。

二、开展协同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协同监督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1.进一步明确了监督主体。通过开展协同监督工作,突出了“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专业职能部门本身在本专业领域的主体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了专业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监督作用和纪检、监察、法律、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作用,切实做到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

2.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通过开展协同监督工作,监督力量得以科学统筹安排,三级监督组织架构得以建立健全。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纵深推进,监督工作委员会成员、部门监督联络员和部门监督员动态调整了76人次,切实巩固了“7个职能部室+3个业务支撑机构”协同管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各监督主体力量相对单薄等问题。

(二)协同监督实效得到了有效提高

1.融入了业务流程的廉政风险防控。通过开展协同监督工作,健全了廉政风险预控周通报、月、季分析制度,建成了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同时推动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监督制度的建设,强化了纪检、监察、法律、审计机构对集体决策流程的动态监督,初步实现了协同监督“业务化”。

2.融入了突出矛盾和问题排查治理。通过开展协同监督工作,全面梳理了突出矛盾和问题、敏感突出问题17项,确定星级、明确责任、狠抓整改,化解了大量矛盾,解决了一批久而未决、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和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从而实现了监督效能最大化。

3.融入了人财物等领域的专项整治。通过开展协同监督工作,将例行监督、重要事项监督、即时性监督、会商监督等主要监督方式嵌入到了工程建设、业扩工程“三指定”、公务用车、“小金库”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之中,做到了“源头预防、疏导稳控、问题解决”三到位,有力保障了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三、对深化协同监督工作的思考

1.深刻理解协同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

目前,还有部分干部职工对协同监督的理解存在“被动”监督的误区,缺乏“主动”监督的思想认识。“被动”监督就是指主观认为只有纪检、监察、法律、审计才是经营风险和廉政风险的防范和监督部门。“主动”监督就是指既能发挥专业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监督作用,又能发挥纪检、监察、法律、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作用。因此,一定要持续加大宣贯力度,深刻理解协同监督内涵,主动查找风险,批露问题,整改闭环。每个协同监督成员部门只有认识到位了,思想才能到位,行动才能到位。这样,才能在本企业、本部门形成“严格管理、自亮家丑、及时整改、促进规范、防范风险”的良性氛围,从而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

2.充分利用协同监督平台,做到“向前看”和“往下走”

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协同监督的理念,推动协同监督机制常态运行。“向前看”就是指定期召开监督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关口前移,提前、主动作为,切实做好事前监督,未雨先绸缪,治病先强身。“往下走”就是指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对生产单位相关业务领域的纵向监督、过程管控和检查考核,通过行风稽查、廉政谈话等形式,深入基层,监督检查企业各项工作要求在基层的执行情况,披露发生在基层的违规违纪苗头、现象和行为,把“以防为主”的工作要求落实到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去,及时收集基层信息,让问题提前暴露出来,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预控。

3.全面整合协同监督资源,切实发挥协同监督“三只眼”作用

要充分发挥协同监督机制的协同联动功能,构建起条块结合的“三只眼”监督体系。“第一只眼”就是指强化专业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监督作用。专业职能部门要明确业务范围内的监督职责与界面,创新监督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相关业务领域的纵向监督、过程管控和检查考核。“第二只眼”就是指强化纪检、监察、法律、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作用。“再监督”部门的干部职工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坚持原则、秉公执纪、敢于监督,该提醒的要提醒,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发表意见的要发表意见,切实发挥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作用。“第三只眼”就是指强化综合稽查中心的综合稽查功能。萧山供电局综合稽查中心始建于2009年10月,历经三年时间已经初步建成集“安全生产、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用电(计量)管理、劳动纪律”等综合稽查职能为一体的“大稽查”工作格局,为协同监督体系注入了新的监督力量。下阶段,要充分发挥综合稽查中心的现场稽查职能作用,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切实加以防范整改。

总之,深化协同监督工作机制,能够有效协调企业内部监督资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督作用,实现监督效能最大化,促进惩防体系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持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效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黄世金.加强协同监督防控廉政风险的探索与实践.《华北电业》,2012年01期.

上一篇: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应对探讨 下一篇:市政工程给排水顶管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