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脾破裂术后护理心得

时间:2022-09-26 05:51:17

损伤性脾破裂术后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61-01

【摘要】探讨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外伤性脾切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手术治愈14例,死亡1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结论:患者入院后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是脾破裂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护理

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从临床诊治的角度来看,闭合性腹部损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闭合性腹部损伤时,由于体表无伤口,确定是否伴有内脏损伤,有时很难。损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突然,出血凶猛,病情变化快。根据不同的病因,脾破裂分成两大类:①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②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的脾脏。根据脾破裂部位及范围分为:中央型破裂:破损在脾实质深部。被膜下破裂:破损在脾实质周边部分。真性破裂:临床上85%属于此类,破损累及被膜,破裂部位多见于脾上极和膈面,有时在裂口对应部位有下位肋骨骨折存在。破裂如发生在脏面,尤其是邻近脾者,有撕裂脾蒂的可能。这种类型的脾破裂,出血量大,病人可迅速发生休克.甚至未及抢救已致死亡。临床表现: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其特征。1、出血量大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细弱、脉压变小,严重时血压不稳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2、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衩起在左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表现出腹膜刺激征。3、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当前脾破裂的处理原则虽仍以手术为主,但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当时的条件,尽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脾脏。(一)脾修补术?适用于脾包膜裂伤或线形脾实质裂伤。(二)部分脾切除术?适用于单纯修补难以止血或受损的脾组织已失去活力,部分脾切除后有半数以上的脾实质能保留者。(三)全脾切除术?适用于脾脏严重破碎或脾蒂断裂而不适于修补或部分脾切除者。适当的手术前准备对抢救伴休克的伤员有重要意义。输入适量的血或液体可提高伤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若经快速输入600~800ml血液,血压和脉搏仍无改善者,提示仍有继续活动性出血,需在加压快速输血的同时紧急剖腹控制脾蒂。控制活动性出血后,血压和脉搏就能很快改善,为进一步手术处理创造了条件。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可收集腹腔内积血,经过滤后回输补充血容易。现结合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5例通过及时抢救手术治疗、严密观察、细心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谈谈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0~56岁。致病原因:坠伤9例,其它意外损伤6例。15例均为脾切除术,手术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

2 护理体会

2.1 严密观察病情2.1.1 生命体征的观察,病人术后回病房,应及时与手术室护士严格交接病人,了解手术及术中补液情况,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及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如果病人烦躁、皮肤湿冷、脉搏过快、口唇和眼结膜苍自,压迫甲床后血管再充盈时超过了3s,血压偏低、脉压缩小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说明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检查有无出血情况,快速补液,尽快补充平衡液,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扩容及止血药物。2.1.2 腹腔引流管的观察脾切除术后,在脾窝处放置引流管,了解腹腔出血避免膈下感染。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及凝血块堵塞,在术后1~2h后应顺向交替挤压引流管1次,以保持通畅。术后一般有少量的出血,如果腹腔引流鲜血在50~100ml/h,持续2~4h以上,应考虑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临床护理2.2 术后疼痛的护理麻醉清醒后,切口开始剧烈疼痛,尤其术后l~2h为甚,病人由于疼痛难以入睡并且烦躁不安。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剂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同时病人由于切口疼痛腹式呼吸受限,吸气功能不足。肺的弹性回缩减弱,呼吸量减少,容易形成肺不张。在肺不张的基础上的继发感染,可发生肺炎,所以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剂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同时应耐心说服病人深呼吸,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教会病人按住术口作有效的咳嗽,即深呼吸-屏住呼吸一咳嗽。痰多且粘稠不易咳出者,雾化吸入2次/d。2.3 术后发热的处理脾切除术后,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热。如果术后体温低于38~C,一般不需处理。如果体温持续增高且化验自细胞总数增高,则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应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并予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2.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监测血小板计数,脾切除术后有可能会引起血小板过高,另加上术后活动减少,应注意观察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 术后饮食的护理病人由于创伤、手术后刺激,加上禁食及大量体液丢失,可导致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为维持平衡,术后早期由静脉补液供给水、电解质及热量,待肠蠕动恢复后可给予少量流质,以后逐渐加量,一般以高蛋自、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2.6 心理护理:由于病人突然遭受外伤打击,加上手术的创伤,不少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应给予患者关心体贴,给患者讲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重要性,鼓励病人早日下床活动,使病人感觉病情逐渐好转,即利于病人增加饮食,又可促进病人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减少肠粘连,改善病人精神状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3 总结抢救损伤性脾破裂病人,重点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和腹腔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要求护士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引流是否通畅,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可扭曲、脱落,防止感染。本组20例病人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术后恢复顺利。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英玲,石会玲.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57.

[2] 杨春.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799.

作者单位:322000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

上一篇:百草枯中毒的护理 下一篇:肿瘤病人PI C C置管后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