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可行性探究

时间:2022-10-14 09:25:32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可行性探究

[摘要]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显微神经外科就开始应用,极大提高了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损伤,因此,目前,显微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而锁孔手术是显微技术中的一种,其将显微及微创理念结合在一起,使神经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关键词]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188-02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一般需选择手术入路,采用硬膜切口、头皮切口以及手术骨窗等方式,会减少手术操作有效空间,从而不利于手术中组织结构的暴露,很容易将其破坏。而脑组织大范围暴露,有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切口,以提高操作自由水平。但是随着显微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在手术前精确定位病灶,并设计精确的入路,有利于实现对大范围病灶的自由操作,因此,不会再出现暴露的现象。该研究对神经外科中锁孔手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锁孔手术的优势分析

锁孔骨窗能够对锁孔显微手术进行形象概况,其在设计手术入路的时候,一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同时,还可以尽量缩小手术切口。锁孔微创手术能够提高手术外观美观效果,提高神经外科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微创特点有利于将感染概率降低,对于手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锁孔手术中入路便捷,有利于操作者将精力集中在处理病灶上,并缩短住院的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为患者减少大部分的开支。

2 锁孔手术过程中采用的显微手术器械

一般来说,目前已经实现小型化器械,其夹钳的前端可以全方向地转动,在进行锁孔入路操作中意义重大,如果锁孔为两厘米,多种器械可以同时使用,可以应用吸引器管、脑压板等。有时候还可以采用内腔镜。

3 锁孔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入路的设计

目前一般使用翼点入路,在设计时将KEYHOLE孔水平线外两厘米的地方作为中心,并沿着发际设计长度为四厘米的头皮切口,沿着颞肌的表面将皮下组织分离,并将肌肉撑开。采取一根直径为2 cm左右的骨窗,将蝶骨脊磨除之后,将硬膜切开,并暴露出脑组织。将侧裂打开之后,其手术范围跟传统的翼点入路是很相似的。从入路设计来说,目前还有其他方式,如对侧锁孔入路、内侧眉弓入路等。

4 采用锁孔入路手术方法的临床基础

随着临床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锁孔手术应用越来越广,其主要是建立在临床操作者娴熟技巧以及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的,还需确保医疗器械的精细化。因为采用锁孔手术方法很难在手术过程中改变手术的入路方式,因此,在手术前应完善其设计,以确保手术的成功。一般来说,采用眉弓锁孔以及翼点锁孔作为入路的方式,都能够有效显露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顶端以及小脑上动脉等起始部位,但是将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夹闭的时候,因为受到动眼神经阻挡的影响,因此采用翼点锁孔时,其操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受到小骨孔的局限,在手术过程中要将侧方入路改成前方额下入路也是很难的,但是如果采用眉弓锁孔,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其能规避动眼神经,从而直接到达靶区中,简化了手术操作。在手术前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加强对手术过程各影响因素的考虑,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在神经外科中应用锁孔入路技术,加强对解剖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手术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熟练性,以提高手术效果,明确不同锁孔入路形式下暴露的具体范围,并了解颅内的解剖结构,提高操作者进行手术的信心。

5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锁孔手术的应用

以脑部肿瘤和动脉瘤为例,对其锁孔手术应用进行分析。①脑部肿瘤中,锁孔手术应用具有手术野暴露范围大的有点,在临床上,激光刀以及电磁刀等的应用都为肿瘤切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手术时间的缩短,并且在小骨孔中应用杆状器械头墙很方便,手术证明,锁孔手术可以成功切除松果体区、第四脑室等部位。当采用颞下入路时,可以切除颅窝后面的一些病灶,而采用乳突锁骨入路的时候,可以将听道中残存的肿瘤切除,采用翼点或眉弓入路时,可以有效切除肿瘤,而在一些巨大肿瘤中,采用联合入路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有利于降低操作的复杂性。还能借助内镜进行辅助检查,以提高肿瘤切除的效果。但是需注意的是,除了手术治疗,还应该结合放疗对病情进行控制,在锁孔入路手术后,因为颅脑中还残存着一些肿瘤在功能区中,因此采用放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在设计入路的时候,如果有的患者存在巨大肿瘤,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设计。②动脉肿瘤中,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出血的现象,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手术进行控制,分离动脉瘤颈。可以采用眉弓锁孔入路方式,并根据实际需求暴露同侧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眼动脉等,将liequist膜打开之后,可以将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小脑上动脉分叉的部位显露,并且,在将前床突磨除之后,能够对眼动脉瘤中的血管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将后床突骨质磨除之后,能够扩大小脑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等动脉瘤的空间,对于一些不能显露近端载瘤血管的患者,可以再手术前采用球囊导管,有利于在手术过程中加强对动脉瘤出血的防范。

目前,显微手术已经在神经外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是现代微创手术的一个产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手术的创伤程度,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也有利于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概率,改善其生活的质量。在上述分析中,我们知道锁孔手术在神经外科中应用具有其优势,且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其可行性。同时,锁孔入路方式的选择也有其临床的基础,因此,从整体上来看,这种手术方式可行性是较高的,值得在神经外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继宗.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9,84(10):793-795.

[2] 赵继宗.促进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健康发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0(85):217.

[3] Pemerczky A,Mflller-Forell w,Linden VE,et al.Keyhole concept inneuresurgery.withendoscope・assistedmicrosurgeryandcasestudies[M].Stut tgart.NewYork:Thieme,2009:7-10.

[4] 董家军,兰青.耳前颞下.颞下窝锁孔入路的设计与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6(39):65-67.

(收稿日期:2013-03-11)

上一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 下一篇: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和硫酸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