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14 09:15:27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探究

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型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才,是目前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项目为重视和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意识和能力,特进行临床医学生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的探究,对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情况进行了2年500名医学生的调查统计,并在重症医学病房进行了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理论学习与实践,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明显降低实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7~2008年分配至我院正式职工及2012~2013年来院实习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医学生来自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佳木斯医科大学、吉林大学、贵阳医学院、沈阳医学院等其所医学院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回顾性调查2007~2008年分配至我院正式职工2012~2013我院实习学生、见习医生在校、实习期间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暴发等)相关课程开设与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课程设置意见反馈。共发放调查问卷500张,回收问卷489张,回收率97.8%。

1.2.2实践教学方法 对重症病房临床医学生,主要实习、见习医生进行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规范[1,2]进行理论学习,在医疗工作中采用案例式、引导式、示范式教学法依照标准进行规范性操作,实时监测使用有创呼吸机病例,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进行监测统计。

2结果

2.1 临床医学生在校均未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只在相关章节中部分代之,未进行课程讲解。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开设知晓人数189人,占38.6%,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知晓人数112人,占22.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开设知晓人数135人,占27.6%,手卫生规范知晓人数215人,占43.4%。

2.2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实践教学效果 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与实习生采用案例式与引导式实践教学,严格按照呼吸机相关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对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诊治与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呼吸机相关肺炎2013年干预后发生率较2012年干预前减低25%,见表1。

3讨论

3.1加强和重视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与理论 本项目调查显示近年毕业或在读临床医学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了解甚少,对医院感染发生的不利影响意识淡薄,缺乏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知识的学习。498名被调查人员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开设知晓率38.6%,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治疗率22.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开设知晓率27.6%,手卫生规范知晓率43.4%。SARS、山西血透患者丙肝医院感染暴发等均给予我们很好的警示,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医学生预防意识的重要性。医学生应当从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天就树立起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思想,教师应当将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3.2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开设教材设置 医院感染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医院感染学的教学内容也应当适时调整。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范与技术指南纳入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使他们认识到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丰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理论知识,掌握其防控技术,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课时分配30个学时左右, 较为适宜。理论内容同张京利等报道[3],包括医院感染学总论、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特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疾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控、 职业防护等;到重症医学科开展实践式医院感染防控的临床技能学习。

3.3实施理论与案例式、PBL多样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医院感染学涉及到的学科较多, 在医院感染学的教学中将医学生学过的基础学科、 临床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主线,达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临床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的衔接与渗透,使教学内容形成有序的体系,以综合化内容呈现于学生面前。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巩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和提高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临床教学中,积极倡导以"案例式"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 " 的实践教学方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学的最终点,教师通过案例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思考、讨论、解决及教师小结来展开和推进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学习。

3.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效 专职感控部门制定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定期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本地流行病学进行更新,对重症医学科在职、实习、见习临床医学生进行了专项培训、专业指导,对计划的实施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制定呼吸机相关肺炎循证措施依从性核查表,核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管理(若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45°、使用含有0.12%~2%氯已定每6~8h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采取接触隔离措施等)、气道管理(常规进行气囊压力监测,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定时抽吸气道分泌物等)、清洁消毒管理,督促落实、实时监测。2012年干预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67.8%,2013年干预后发生率37.6%,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25%。呼吸机相关肺炎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效显著。

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现在不仅面临着潜在传染病的威胁,而且医院感染的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 重视和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意识和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 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4]、实现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三个方面的转变,加快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所进行的一项长效医学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呼吸机临床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部,WS392-2012.

[2]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部,2012报批稿.

[3]张京利,王力红,赵霞,等.医院感染学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22-23.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一篇: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有效控制 下一篇:咸安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