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作用

时间:2022-10-14 09:14:48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作用

摘要: 青少年社会化是社会学领域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研究是研究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从同辈群体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并对学校教育避免和减少同辈群体的消极作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社会化 同辈群体

笔者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数年,在日常教学观察及对学生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学校和校外的表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校内公开场合和同辈群体之间都存在不同的状态,甚至反差很大,从言谈举止到行为模式都有很大的反差,在学校对各种政治符号表现出极大的尊敬,对学校所教导的道德规范表现出积极的响应,而在平时的小群体的言谈中却表现出对其他文化或道德价值观的向往。究竟为什么会形成反差?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究竟有何作用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如何?

一、青少年社会化

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认为:“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早期的社会化奠定了个人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标准及人格的基础。尤其是个体的人格,在经历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以后,一般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除非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社会化过程,既是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也是社会不断教化个人的过程。任何一个社会都在使个体从出生开始,就受到社会规范的教育。而任何一个个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开始了自己的社会化历程。因而,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社会化正是人和社会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社会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个人的作用。也可以说,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从“自然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父母、教师等因素之外,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还深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二、青少年同辈群体

(一)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界定。

关于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概念大体有两种解释:一是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似的朋友、同伴组成的群体;一是指年龄相当、地位相似的人之间的交往团体。

本文中更倾向于后一种解释,把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对同辈群体作机械的理解。但是这两种解释都更多地强调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外在特征,而忽略了群体凝聚力、吸引力的内在机制。所以,笔者认为,同辈群体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人组成的,能够满足其成员某种需要的交往群体。

(二)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特征。

1.满足情感需求。人类情感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但是,在现代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文化生产,使得青少年满足心理情感需求的方式也逐步社会化。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在北京13~15岁的青少年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证明,被调查者将心里话告诉他人的首选对象是同性的同龄伙伴,而母亲则被排在其后。几乎每个青少年心中都有一扇未启的窗,不向父母敞开去,却可以在同辈群体中发泄、释放自己心中的能量,以求感情的平衡。

2.满足尊重需求。尊重是马斯洛需要理论中重要的一个层面。“社会上的所有人(病态者除外)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或为他人所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有自信的情感,觉得在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用处。而一旦这种需要受挫,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这些又会使人失去基本的信心,要不然就会企求得到补偿或趋向于神经病状态。”但是我国长期延续的家长专制式的亲子关系模式,忽视青少年时期的各种心理特征,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总是把子女当作“孩子”看,溺爱或限制过多,这些都是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而且学校教育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同辈群体则一般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群体成员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地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少年对尊重的需求。

3.交往互动性。同辈群体内的互动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条件。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交往进行的,个体也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的人”。在交往中,青少年既是交往的主体又是交往的客体,通过交往,他们学会了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了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又恰恰是衡量人社会化的重要指标;通过互动,他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正因为同辈群体的这些特征,使得青少年更容易进入各种同辈群体中,也更易于认同同辈群体的内部的价值,从而使得青少年社会化更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在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各种影响渗透到成员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但也有很多消极的方面,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同辈群体互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一)同辈群体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

1.如果青少年与之交往的同伴及其群体缺乏良好的品德面貌,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方向与质量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在与同辈群体的互动中,青少年可能逐渐提高了道德认识,深化了情感体验,养成了道德行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也可能逐渐接受或认同了同伴及其群体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并加以盲目效仿。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青少年错误的言行都能从同辈群体中找到影响的根源。特别是一些品德较差、思想落后的学生由于共同的遭遇和逃避的心态,容易结成一些和班集体或教师对立的群体,我们姑且称这种群体为消极群体。这些同辈群体成员由于频繁的交往,再加上消极模仿,外来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往往产生畸形乃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致使一些青少年参与此类同辈群体的交往成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开端。

2.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同辈群体成员本身构成成分复杂,缺乏整合一致。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性质当然有好有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黑”在群体中占上风,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竞相模仿的对象。而青少年认识能力不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同辈群体的影响对青少年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会引起社会、家长、教师的不快或反对,但只要得到同辈团体的认可,他们也是置若罔闻。

(二)青少年在群体内的不利地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在群体内处于不利的地位,地位较低,希望改变但却不能改变,而个体又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就很可能产生诸如自卑、猜忌等消极情绪,长此以往,就可能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消极作用。虽然如此,同辈群体的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力量,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哈塔普所指出的那样:“接近同伴,得到同伴的接受并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模仿同伴榜样贯穿于整个青少年期和青少年时期,当他们走出家门时,青少年倾向于在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同辈群体保持一致。群体认同多数成员认同的规则,不管这种规则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一旦某个成员不遵守这种群体规则,它就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直到他改正为止。这种因同辈群体的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对人格的发展有长期的影响。此外,除了这种同伴压力迫使青少年遵守规则,青少年出于群体确认参与群体的愿望也十分强烈。正是这些同化现象使得同一群体的青少年逐渐相似。但是由于异化的作用,同辈群体的成员在另一方面则更不相同。当只有一个群体存在时,群体自身的特性并不突出,群体成员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非相似的成员,这时则易发生异化。在每个群体中,青少年个体由于统治力量和人缘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等级地位,这种群体内等级地位的高低会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不受欢迎的孩子通常自尊心很低,这种感觉会持续一生。

(三)消极的青少年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青少年文化向消极方向发展,就成了反文化。青少年文化中诸如对消费、娱乐文化的过度追求,“性文化”的泛滥,及时享乐的人生观,不劳而获的物质观,亡命称霸的英雄观和江湖义气的友谊观等,由于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所以这些观念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这些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通过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极易为青少年吸收、接受,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将起到消极的影响。

四、小结

面对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作为青少年的教育者,教师对于同辈群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和消极现象,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要注意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有研究表明,少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青年初期是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同辈群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应当选择合理的方式审慎、适度地介入和引导。教师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应当凸显教师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善意关怀,而不是尝试将同辈群体的活动和交往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93级.当代都市少年对家庭的观感及期望[A].94北京“家庭与下一代”国际研讨会论文[C].

[2]林芳主编.人的价值与潜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67-168页.

[3]Judith Rich Harris.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Review,Vol.102,No.3,458-489.

[4]童矫胜.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2-73.

上一篇:自恋与自我增强的关系文献综述 下一篇:评析12月22日大学英语六级听力考试题型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