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时间:2022-10-14 08:31:04

我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作为语文教师,总想把一节课上得优质、高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次利用写精读课文案例的契机,我对《中国人失掉信力了吗》这篇课文进行了一次实践,效果不错。我觉得,一堂好的语文课,在熟识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首先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巧提问――问题设计的活泼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结合点。下面是我这堂课开头释题的时候的一个环节:

师:板书课题,故意少写一个“吗”字?

生:质疑。

师:少了一个“吗”字跟原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这是一个疑问句?还是一个反问句?

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好处:(1)学生对问句的知识比较熟悉,能够集中注意力,开动大脑,积极思考,难度不高,体现出一种层次性,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再由会到运用,一环套一环,启发学生循序渐进,让课堂所学知识一步一步明晰化;(2)鲁迅先生的观点是什么?这样一个标题有什么样的妙处?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了一个思考的主线。有针对性,既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知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应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巧妙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妙过渡――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谁的观点?鲁迅先生是什么观点?

师:鲁迅先生满怀愤怒地写下了这篇檄文,他是怎样来反驳敌人的谬论呢?

以上是我在这堂课中过渡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提出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很自然地引入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是在明确了鲁迅先生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顺利地过渡到了这篇文章重点内容的学习上。

以前听了很多名师讲课,整堂课的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他们能很好地实现教学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连贯紧凑。他们在课堂上的过渡语真正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保证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流畅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文章有了过渡,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一堂优质量的课,也要凭借教师的过渡语,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严谨、有生气,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小结――知识总结的凝练性

在这一堂课中,我有两个知识小结的环节。一个是在分析完鲁迅先生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也就是通过立论来批驳)敌论后,对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进行了小结。这一环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对前面所讲的知识进行了回味,也明确了议论文两种论证方式的要点,以及两种论证方式的基本形式。白板上打出的字只有“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这几个字,简洁,学生易记易懂。第二个小结是在课文的结尾,我用到了对联,上联是:“驳敌论辛辣嘲讽”;下联是:“树观点热情讴歌”;横批是:“自信永存”。这副对联一方面语言精练。另一方面对这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概括:(1)概括了这堂课驳论与立论二种论证的方式;(2)总结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特点:辛辣,讽刺意味浓郁;(3)对中国脊梁的热情讴歌,让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样的小结,我想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感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堂精心准备的语文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让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潜心教学,与语文为伴,与快乐同行!!

上一篇:热力环流立体模型的制作 下一篇:巧用英语歌曲优化高中英语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