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的创新思考

时间:2022-10-14 08:30:54

基于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的创新思考

摘 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向,工程项目管理只有突破传统的观念,创新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的项目管理面临着五大挑战:经济全球化、竞争市场化、承包综合化、技术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等五大问题。传统管理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创新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才能焕发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结合工程项目市场竞争性、劳动密集型、生产流动性、建设的艰苦性及管理过程复杂性等特点,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理念,进而提升管理效能已成为必然。

1、管理理念

什么是管理理念?“理念”,顾名思义,理性的观念或想法,管理理念即理性的管理观念或想法。

众所周知,有想法才会有做法,有思路才有出路。进一步讲,企业要谋发展必须讲转变,转变的根本在于转变观念,创新思想,创新经营思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这样才会有新的出路,才有新的发展。

2、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内动力,建立以愿景为导向的整体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管理观念创新的基础。人不是机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的不同个体。以员工为导向,将各方面的利益群体在战略层面上连为一体,共同参与到组织机构(或企业)的发展、投入和绩效评估中来,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内动力作用,是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必然。

在新环境中,知识及知识的主要载体人员在项目施工和监理服务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要求围绕企业的人员及知识展开管理,以知识为本的管理思想表明了企业的知识资源同样是创新的源泉。为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性管理、知识性生产及知识,需要企业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各种组织培训活动以及与外部知识资源的融合,这样,才能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创新管理之内涵,提升知识资源价值与服务效能。

3、管理理念创新

(1)管理机制化,就是建立真正的以机制为导向的项目运营机制。即构建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班子,科学的决策、咨询、控制体系,规模化的竞争策略,一揽子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明确的职责界定与责权体系,系统化的全程风险管理等等,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实现企业效率、活力和稳定发展的均衡。

(2)建立学习型组织

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对依靠信息、知识为背景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保持,而这种竞争力优势的获取依赖于企业能否成为一个能够不断获取创新能力的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体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横向网络管理组织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不仅要使职工勤奋工作,尤为注意使人“更加聪明的工作”。通过提高组织的群体智商,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不断地自我创新、超越,进而达到组织财富递增、服务超值的目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它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超过了其它生产要素的总和。如果说以前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则主要依靠“智本”。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这个知识不是原有的,而是创新的知识――不断创造、提高、改善、升华的知识。

(3)重视企业教育培训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激励,把个人的理想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创造企业的团队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价值观。把培养创新精神和相互信任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企业一种具有创新精神、信任型和学习型的文化,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员工凝聚在统一的企业文化之下,并力求使这一理念成为员工共同的行为导向,从而形成人才开发的思想基础。

(4)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建立新型管理机制,不单是计划何人何时进行何项创新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激发热情,使创新的灵感像泉水一样喷涌出来。推行人性化管理,注重人的个性,关注人才成长,要求员工“具有野心、动力、能量,诚信和富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同时采取物质激励和非物质的激励方法,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荣誉感,激励人才施展才干,发掘自我潜能,让个人的愿景与组织愿景相统一,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分配权利。有方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新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5)创新管理手段

首先,创建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下的新机制,即在原有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发展和增加应需机制、服务机制、竞争机制、协调机制、创新机制等,结合实际,因需制宜,标新立异,创新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要求,加强管理需求的内涵建设。重视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实施,注重企业整体形象和整体优势,有鲜明的企业理念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公众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公共关系。重视人力资源,体现人本思想,注意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实事求是,凡事重在落实,一切以科学为根据,用事实说话,以理性代替感性。

结束语:企业要拥有持续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不仅取决于企业上层对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视,更在于上层对管理理念创新的认识和顶层设计以及实际的落实。创新管理理念应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成为其始终的推动力,才能彰显创新管理理念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2]张阳.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多元战略创新[J],商界,2006

[3]杨杰.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宫存旺.企业管理创新理念[J],现代企业文化,2009

[5]董俊.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提升 [J].山西建筑,2009

作者简介:

张云秀(196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及房地产经济与估价。

上一篇:基于测控技术的矫直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旧书驿站管理现状以及解决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