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理性过度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14 08:29:13

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理性过度问题的思考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类过度迷信理性力量,即人类持有的理性过度或理性至上的观念。要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应当破除人类的理性过度观念:树立或恢复有限理性的观念,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盲目乐观主义的态度,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至上主义或者人类中心主义,消除人类在和自然界的赛跑中人类以及理性可以无限延续的信念。

关键词:理性;人类至上;有限理性;盲目乐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168―03

近代以降,人类文明一路高歌猛进,物质世界的建设、法律制度的健全与思想文化的繁荣无不展示了其卓越的成就。然而在这盛世表象的背后,人类却直面严重的环境危机――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人类正身处一个充满张力的世界,现代工业带来了舒适方便的生活而污染似乎将要毁灭整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使得人类深陷此种困境?追问与反思在此背景中显得尤为重要。

人类既生活在自然之中又对自然进行改造与利用,自然则既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制造灾难。而如果人类不当利用自然,自然将报复人类。环境污染所招致的恶果如此明显,然而这种危局并非自然所强加,是人类自己在明知的情况下主动造成的。笔者认为,这危局背后的深层原因便是人类的理性过度。

所谓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理性过度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无限夸大并过度迷信理性的力量,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一度失控并恶化。这种理性过度的观念或者理性至上观的基础就是认为人类理性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无穷的,理性尤其是科学理性能够解决人类面对的近乎一切难题,在和自然的关系中更是如此。其表现就是人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人对自身操纵自然的能力表现乐观特别是对控制环境污染的能力表现乐观,对恢复自然生态的能力充满盲目的信心等等,凡此种种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理性能力的迷信,对人自身的迷信。其恶果就是人在与自然关系中越走越远。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理性过度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某种理性至上观问题,而这种理性观实际上为树立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霸权奠定了基础,因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正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理性能力乃至人类能力的迷信的基础上的。为此要破除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恢复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必须破除人类对理性力量的迷信,破除理性过度观念。

人类并非从一开始就如今天这般对待自然,相反,早期的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古希腊人将自然视为人类应该模仿的对象,并且将自然规律映射到社会生活之中。而图腾崇拜则进一步表明了人对自然事物的敬畏。在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图腾信仰十分盛行。在这个阶段,自然是人类尊崇的对象,自然既提供了生存环境,也给人类带来了精神慰藉,因此自然与人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走出蒙昧时代之后,直到近代之前,人类虽然不断利用并改造自然,但并没有对水资源与空气等地球资源造成结构性破坏,因而没有对自然形成真正的威胁。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之前。在中世纪,由于超自然的并且向往来世的思想占据支配地位,人们对自然现象缺乏兴趣。而教会对天启的真理拥有绝对权威,与此相比,理性之光则黯然失色,虽然托马斯-阿奎那及其门徒承认理性之光也是知识的一个源泉,但他们毫不怀疑自然知识从属于天启。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仰赖自然主义的精神,人们从单一的思维之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自身及其生存的世界。

自从科学取得决定性的成就,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彻底改变了,理性而不是信仰开始主导世界。正是由于人类在科学方面的非凡成就,人类乐观对待整个世界,相信征服自然只是时间问题。而就在大致相同的时期,人逐渐从宗教专制中解放出来,不再附属于教会;封建等级制度也逐渐瓦解,人对人的依附性日趋弱化。因此,无论是从人与自然、人与教会还是人与人的关系上来看,人类都逐渐摆脱了原先的枷锁。近代历史造就了独立、自由与平等的个体。这是人类的应然归宿,作为有理性有感情的物种,相互间的平等不言而喻,自由与独立也因此成为必然。而当个人成为世界的主体,成为一切行动的目的指向,理性事实上成为世界的主宰。

由于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人类将包括自然在内的事物视为自己的对象。而既然自然是他者,是为人类这个主体服务的,因而无论人类如何利用都不违背这个宗旨。但问题是,自然并非完全被动。当人类虐待了自然,自然便会起而反抗。回顾近现代以来由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自然灾害,人类之虐待自然便是虐待自己。这就涉及人类理性在对待自然的时候是否适度的问题。虽然理性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但是理性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则人与自然两受其害。如上所述,理性在人类近代历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怀疑主义一直或多或少存在,但影响甚微。虽然单个个体的理性是有限的,无论一个人再怎么聪明都会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人类的哲学与经验也使人们明了个体理性的有限性。但人类面对自然的时候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人类的理性便被不由自主地设定为无限,因为在人类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这一代人可以继承上一代人的优秀成果并将其向前推进。正是因为集体理性的威力,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将自然逐步破坏。集体理性所带来的强烈的乐观主义将人类推向了一种不节制的状态。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过度。面对必须仰赖的自然,人类过度运用理性以满足自身无限的欲望,这在当今的发展中国家与近代的发达国家一再反复。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也随着对自然界不断成功开发而再度膨胀,并已然成为世人展示自身力量的绝佳途径。理性的过度运用因此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将人类引入一条看似无限美好、实际上却危机四伏的道路。从大历史的视角来看,人类在近代的发展,尤其是摆脱了各种不合理的束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自近代以降所取得的成就是以往的所有时代的成就之和也无法相比的。但是人类在这种乐观的情绪中过于恣意,现代社会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诸多危机因而产生。

笔者乐见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但前提是我们能够保护自然。当下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但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过度利用乃至破坏自然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虽然发达国家已经重视对自然的保护,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很多高污染与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它们因此正在承受自然的报复。目前人类并没有停下破坏自然的脚步,只不过破坏的地点发生了变化,而其整体态势却一切依旧。

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过程中对人类理性力量的迷信或者说理性过度问题的确存在,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人类破坏自然过程中的催化剂甚

上一篇: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论信息文明时空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