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机制

时间:2022-10-14 07:06:25

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机制

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是关系实现“四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大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历史进程,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革命。近10多年来,义乌市以“全域城市化”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特别是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手段,在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保障机制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础性保障: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机制

城乡空间结构的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建立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机制,其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关键。按照“城乡一体”、“市域一体”的理念,统一编制城乡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项子规划,是义乌市的一个大胆探索。2003年,义乌市按照市域一体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融合的思路,制定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把市域1100余平方公里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四个区。主城区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副城区为小商品制造业基地;城郊区为生态农业区;远郊区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同时,委托深圳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等单位高标准编制了全市产业布局规划、社区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重点区块详细规划。在市域基础设施规划中,城乡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环保、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都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而且还预留了与周边县市相衔接的发展空间。在社区布局规划中,把全市811个村庄(社区)整合改造为290个社区,其中城市型社区196个,农村型社区94个。

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义乌市每年都按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逐步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和3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城乡社区建设中,把城市社区、城中村、园(工业园区)中村、近郊村,全部作为城市居住小区,分类分批推进整治、改造和建设。对于城市中心的老小区,重点进行小区道路、卫生、停车等基础设施改造;在城中村实行集中联片全拆全建,鼓励建造高层、多层公寓,建设高水平的城市小区;对于园中村鼓励在保障居住用房的基础上,建设一定比例的生产、经营、仓储用房,实现生活与生产功能分区;在近郊村全面实施“空心村”改造,重点整治、改造村庄基础设施,根据规划适度拆除村内的危(旧)房,统一规划建设新房;对于远郊村则按照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全面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分集中安置、货币补偿安置、就近行政村安置等三种类型实行搬迁,引导农户到城镇和中心村购房建房。城乡一体的规划与建设,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融合,有效地改变了城乡分割建设和差别发展的状况。

核心性保障: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与流动机制

破除户籍制度限制,建立公平准入、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义乌市于20世纪末开始探索“以居住地申报户口、以职业划分人口结构”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依托商贸业、小商品设计制造业,建立了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标准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逐步取消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赋予进城就业农民与市民同等待遇,采取设立统筹城乡就业奖、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和举办就业洽谈会等措施,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2000年,义乌市出台《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加快人口聚集的若干规定》,2001年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工作的通知》,明确对镇(街道)实施农村劳动力输出目标责任制考核,工商企业凡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100人以上或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达到用工总数20%以上的,由市政府给予奖励。此外,还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市总工会与新闻媒体、律师事务所、劳动部门、司法部门、兄弟县(市、区)工会和高等院校等协同的社会性联合维权新机制,实施建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会会员法律诉讼垫付基金、设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妥善处理农民工工资及劳动关系矛盾,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不仅吸引大量本地农民进城就业,而且吸纳了90多万外地劳动力,形成了一个超过本地总人口的庞大的外来劳动力就业队伍。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2002年起,义乌市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学校和社会力量实施农民技能培训,探索建立校企联动、订单培训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以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如义乌市民大学建校8年来,市财政预算每年拨款200余万元,为全市市民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培训。在市政府的鼓励引导下,一些社会力量也主动参与承担面向农民的免费培训任务。浪莎集团和城镇职校联合设立“浪莎三农学院”、工商业主组建的“来料加工联合会”等民间机构也都积极参与农民培训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4?郾48万人,实现培训转移就业2?郾41万人。2012年,全市投入农民培训经费1121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2?郾57万人。

充分兼顾农民利益,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2003年以来,义乌市不断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办法,加大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3年,从历年土地出让金收入中一次性筹集5000万元启动资金建立征地调节资金制度,此后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充实该项资金,主要用于统一垫付征地补偿费用,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到位;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被征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经费补助;企业使用被征地农民的奖励。同时,对村集体所有土地基本被征用的行政村实行留地安置政策。2012年10月,该市启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试点,目前3个试点村已经有2个村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正有序进行。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义乌市积极落实放宽农村金融准入的有关政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发展多元化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农村合作银行、农行、农发行等“农”字号银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组建了商城集团、浪莎控股等小额贷款股份公司。同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积极开展农村信用调查和评定,发展农业小额信贷、扶贫小额信贷、住房建设信贷以及林权抵押贷款等。针对农户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情况,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和信用担保贷款制度。2012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124?郾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郾12%;义乌农商银行、稠州商业银行等4家银行新农村住房建设贷款余额达20亿元。

物质性保障:公共财政“三农”投入持续增长带动机制

义乌市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建立了公共财政“三农”投入持续增长,进而带动农民自筹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地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革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和方向,确保公共财政投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资金持续增长。2002年至2012年,义乌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9747万元增加到40?郾9亿元,占市财政总支出(政府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从11?郾4%提升到32?郾2%。公共财政投入“三农”的框架体系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主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二是支持增加农民收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建立直接补贴和减免税费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2002年开始,农民教育附加费全部由市、镇两级财政负担,每年为6400万元左右;从2003年开始全部免征农业税,每年为900万元左右;免除村提留,每年由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村干部报酬。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农村道路、饮水、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进行补助。四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2012年,全年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郾5亿元,核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绿化养护和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等项目以奖代补资金1676?郾3万元。新型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促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投入机制。

鼓励农户自筹。探索推广了宅基地有偿选位筹资办法。村集体将经批准建设的宅基地向本村获得建房资格的农户公开招标,收取选位费,所得资金用于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和缴纳农村居民养老金,多余部分用于村内公共事业。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筹集选位资金64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配套工程资金问题。

发动社会参与。一是建立村企结对制度。充分发挥义乌企业多、经营户多、社会资金充裕的优势,引导企业与村建立结对关系,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实施“以商强农”政策,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对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在资金、税收、用地、用电、信贷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对规定额度内的农业用水水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增强了规模效益农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实施“强龙”工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带动农户发展。按企业规模及带动力大小,每年评选表彰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和1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市财政拨专款给予奖励。

制度性保障:基于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政策创新机制

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要求。近几年来,义乌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批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政策举措,着力破除二元体制机制的制约,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步缩小了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敢于先行先试。先行先试,就是敢于率先突破陈规。义乌市从改革开放之初实施“四个允许”、开放小商品市场到现在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都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精神。为了鼓励先行先试,保护改革者,宽容失败者,2012年6月,义乌市纪委出台了《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免责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承担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单位及相关公务人员,出于先行先试需要,在工作中虽出现一些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不良影响,同时符合以下三种情况的,可以向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免责申请:主观上以推动改革试点工作为目的,且无徇私行为;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因先行先试造成不可预见后果、突破现行政策规定但有利于贸易发展和市场繁荣、对操作环节和审批程序进行简化优化有利于提质提效和方便群众;尚不构成犯罪。免责办法推出以来,极大地鼓舞了义乌市机关各部门和公务人员的士气,全市推出205项创新承诺,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

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就是重视农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农民群众是体制和制度的直接体验者,是体制和制度带来的利害关系的直接承受者,同时,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创造力。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每一个改革的历史阶段都生生不息,在每项改革突破中都展现出它巨大的正能量,农民群众的创造是我们政策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在改革实践中的许多成功做法都是由农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正是依靠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鼓励农民群众创造性的探索实践,及时总结提炼上升为政策制度,才不断开创了义乌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组织领导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的高效行政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早在2002年,为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和农村“小五化”建设的指导,义乌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挂帅,市委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农办、国土、建设、交通等职能部门20名骨干建立工作机构,指导、协调全市农村“小五化”建设。各镇(街道)也设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建立市领导和部门联系农村的制度,每位市领导和部门联系1—2个行政村。在此后的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行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中都延续了这一制度。

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义乌市将市级层面14个行政机关的57项行政管理权限下放给各镇(街道),扩大镇(街道)项目决定权,提高镇街用地、规划自,赋予镇街城市建设管理相关权限,方便了农民群众办事,增强了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此基础上,两次向佛堂镇共下放78项市级行政管理权限。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转下页)(接上页)改革。在前期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水务渔政、农业、建设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相关强制、监督检查职能,一并划转给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建立“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同时,推进行政执法权限下放,理顺了行政执法部门之间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与镇政府的关系,减少了多头执法,有效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问题,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在佛堂镇行政区域内,将19个部门依法行使的2163项处罚事项统一纳入佛堂镇综合执法平台。

强化考核督查。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城乡一体化目标考核机制,层层落实责任,按工作实绩进行奖惩。在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出台了《义乌市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项目化管理实施办法》,将四大领域20项改革内容分解为40个专项,实行项目化管理,把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对各镇(街道)、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市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对各专项改革推进情况定期开展专题督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推进改革的深入开展。

(作者系金华市委决策咨询组组长,研究员)

上一篇:浅谈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结构与施工 下一篇:深井中的竹简——秦代迁陵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