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14 06:32:17

微乳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药的微乳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制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专家及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学者利用中药多成分的特点,在处方的设计方面进行探究,结合我国中药剂型,进而制备注射、口服和透皮等中药微乳制剂,通过微乳制剂给药的方式,逐步在中药制剂范畴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微乳制剂;中药;研究

微乳制剂是通过一定的化学技术,以超微细状态均匀分布在水中,这样可形成透明的微乳状的均相体系。Hoar等学者在1943年提出了微乳这一概念,之后就被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逐渐应用到药学领域,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吸收。近些年,微乳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中药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青睐。本文章就微乳在中药领域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1微乳液的形成

微乳液是由三种以上成分所制成的,它包括水、油、表面活性剂等。Schulman首先发明的微乳剂,把水、表面活性物质、有机溶剂混为一体,最后在混合溶液中滴入醇剂,制备乳化剂体系,这样制备成的乳化剂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是因为其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及表面活性剂与油、水的比例。乳化剂的作用主要是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其可溶于水中或油相中,从而变成细小的液滴,并且还能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阻止了液滴之间的凝聚,形成稳定的乳液,使中药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增加,吸收增加,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1]。

2微乳制剂的作用

2.1用于口服给药

微乳制剂可制成口服药物制剂,通过胃肠道吸收给药,以微乳剂为载体的药物直接与胃肠道的上皮细胞相粘附,使药物的吸收率大大升高,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程度,同时也可增加药物的靶向性。比如说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成分,可以做成微乳制剂,其在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律失常方面疗效很好,在肠道吸收呈一级动力学,吸收也好。也有学者研究水飞蓟素乳化制剂,其在0.1mol/L盐酸中15分钟左右可完全溶出,制备简单,可大量生产,并且还有学者制备出微乳化浓缩物,可提高生物利用度[1]。有专家将中药制成微乳制剂,装于甲醛化的胶囊中,再附以一系列聚合物,制成了pH依赖性的控释制剂。经过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微乳剂通过动物的胃,到达小肠时才开始溶解,在结肠中可以完全溶解,被肠道吸收,所以微乳剂型适合儿童和不能吞服固体剂型的患者服用。

2.2用于注射给药

微乳也可用于注射给药,注射后药物在微乳中能重新再分配,从而延长了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由于微乳的粒径比较小,注射面积小,粘度也很低,注射时不会引起疼痛,因此可以用于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在注射紫杉醇注射剂时,发现常常伴随有过敏症状,经研究,这是聚氧乙烯蓖麻油引起的过敏,将其减量后,再次制备成紫杉醇微乳注射液,便可发现过敏反应有所减轻。微乳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还具有其他的优点,稳定性高、易于制备、载体药量大等有点。Cortesi等学者制备了紫树碱微乳注射制剂,发现喜树碱在微乳中的溶解度相比于胶束溶液更大,最大的载体药量可以达到500ug/ml。

2.3用于外用的透皮吸收制剂

近几年,微乳透皮制剂在透皮给药载体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它具有增加亲水性药物或亲脂性药物的溶解度,能提高药物的透皮速度等优点。因为人体的角质层会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速度和剂量,但是只要微乳接触到机体的角质层,就有可能改变药物的吸收途径,从而促进药物经皮肤进入人体体循环的速度。相关的研究者将心血管药物普萘洛尔制成微乳制剂,其溶解含量明显要高于普通的水溶制剂[3、4]。雷公藤内酯具有抗炎抗肿瘤等活性,由于其具有难溶性,在临床上常常受到限制,Chen等学者制备了包含有雷公藤内酯的微乳,发现载药量与透皮速度之间呈线性相关性,说明雷公藤制成微乳制剂后载药量和透皮速度大大增加。赵永哲的研究发现,苦参碱微乳透皮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透皮效果,具有更加持久稳定的血药浓度,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用药顺应性,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5]。

3中药微乳制剂的市场

微乳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是其他药物载体所不能相比的,其在药物制剂及临床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临床应用价值日益提高,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微乳是一新型的理想药物释放载体,但是在安全性和稀释后是否能保持其稳定性方面还未出现相关研究,大大程度上阻碍了中药微乳制剂的研究进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锦花,许世信,孙多先.水飞蓟宾自微乳制剂的制备[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SUPPLE1):39-41.

[2]石宗丰,王利胜.微乳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T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19(5):414-416.

[3]YOU Rong-hui,CONG Long-bo,YUAN Hai-long.Intravenous submicron emuls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2007,38(6):946-948.

[4] WU L, ZHOU Z T, ZHOU Y M, et al. In vitro activity of

matrine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 [J]. Shanghai J

Stomatol, 2009,18(4): 415-418.

[5] 赵永哲,刘继勇,胡晋红,等.苦参碱微乳的制备及透皮研究[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4):252-254.

上一篇:树参逐瘀去痛散治疗58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