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活血法治疗阳痿12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4 05:52:27

疏肝活血法治疗阳痿126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疏肝活血法;治疗阳痿

[中图分类号]R6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92-01

阳痿是指男子青壮年时期,由于虚损、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失养而驰纵,引起痿弱不起,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1]。近几年本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笔者1996~2007年期间,用疏肝活血法治疗阳痿12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20例阳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12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1岁,平均36.7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半个月,平均5个月。对照组9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2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 d,平均6个月。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服用六味地黄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8粒,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另外服用男宝(吉林济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粒,每天2次,温开水冲服。治疗组加用中药,每天1剂,水煎服,基本药物组成:柴胡9 g,郁金12 g,王不留行12 g,当归15 g,川芎12 g,怀牛膝12 g。肾阳不足者加熟地黄、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各15 g,鹿茸6 g,阳起石20 g;阴虚火旺者加知母、丹皮各9 g,生地、女贞子各15 g;心脾两虚者加党参、酸枣仁、茯苓、炒白术、黄芪、远志各12 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炒杜仲、炒山药各20 g;遗精者加金樱子、覆盆子、五味子各15 g;前列腺肥大者加浙贝母、昆布、海藻各12 g。两周为1个疗程。超过2个疗程无好转者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2]

治愈:坚而有力,能顺利完成,无者;显效:坚而有力,或时好时差,时间较前稍短者;有效:坚硬程度有好转者;无效:不能或虽少有进步,但仍不能成功。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26例中治愈78例,治愈率61.9%;显效26例,显效率20.6%;有效12例,有效率9.5%;无效10例,无效率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94例中治愈18例,治愈率19.1%;显效23例,显效率24.6%;有效25例,有效率26.6%;无效28例,无效率29.8%;总有效率为70.2%。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9岁。2004年8月16日来门诊治疗,自诉半年前和爱人生气半月后发现阳痿,不能正常过性生活,自服男宝、雄狮丸等药物不见好转,症见阳痿不举,纳差,口苦,胁肋胀痛,小便赤,大便稍干,舌质暗,苔薄黄,脉弦数。服用中药汤剂,组方如下:柴胡9 g,郁金12 g,龙胆草16 g,王不留行12 g,当归15 g,川芎12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丹皮9 g,炒山药2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6剂时,口苦、胁肋胀痛消失,阳痿好转,以上药物去龙胆草、丹皮,加淫羊藿9 g,再服6剂后痊愈。

4 讨论

阳痿过去认为多由于恣情,频繁,导致精气虚损,命门火衰;或由于思虑、惊恐损伤心脾肾;或因湿热下注,宗筋驰纵所致。治疗上过去多采用温肾补阳,补益心脾,益肾宁神和清化湿热之法。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近几年阳痿患者在治疗上采用传统疗法疗效往往不够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和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关。现代社会是讲究效率的社会,人们从进入社会之日起就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之中,人的本性受到压抑,情绪不得发泄,日久则形成气滞肝郁。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条达,不能疏通气血,气滞日久则血瘀,气血不能畅达前阴,宗筋失养,痿弱而不起或坚而不能持久。正如《景岳全书》中曰:“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华岫云在《临床指南医案・阳痿》的按语中说:“有郁损生阳者,必从胆治,盖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又云少阳为枢,若得胆气舒展,何郁之有”;清代医家沈金鳌指出:“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现代医学认为,阳痿多因性神经衰弱,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疾病所致。基于此,笔者在临床中,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之法,加以健脾补肾、滋阴壮阳药物,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王不留行善通血脉,当归、川芎活血补血,牛膝引药下行等。诸药合用以达到加强性神经功能,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治愈阳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5,317.

[2]陈玉梅.抗痿灵治疗阳痿737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81,22(4):36.

(收稿日期:2007-06-05)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6例 下一篇:针刀治疗肩周炎3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