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学科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时间:2022-10-14 05:06:45

浅谈小学英语学科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操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接受品德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我常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和谐环境

在课堂上,我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例如:我的课堂用语讲究文明礼貌,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用“Excuse me”;学生帮了我时,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及时的评价“Good”、“Great”、“Wonderful”、“Excellent”或“You are clever”等;学生不会回答时用“Don’t worry”来鼓励;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我发现同学们之间也越来越有礼貌了,“Thank you”、“Sorry”等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经常能在课间听到。确实,教师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对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能与他人平等相处,能够被尊重,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二、挖掘教材元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元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获得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例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ow are you?” “Hello! / Hi!”“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礼貌用语,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初接触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学生懂得、明白:早上遇见同学和老师要学会说“ Good morning”;向别人道歉时要学会说 “Sorry”;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时要学会说“Thank you”;初次见面时要有礼貌,可以用: “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How do you do? ”在学习动物“dog、pig、duck、tiger、lion”等单词时,光学这些单词并不难,但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培养了正确的道德情感。在讲到西方节日Christmas Day时,可把Teachers’ Day、National Day、Spring Festival、Mothers'' Day、Fathers’ Day、Women'' s Day等相联系,让学生从比较中体会中西方人共同享受的家庭亲情和爱国豪情。在学习 “What can you do?I can …”句型时,可引导学生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能做哪些家务劳动。这时学生们会说:“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water the flowers/plants. I can cook the meals. I can make dumplings.”等,我于是适时评价到:“Great! You’re helpful! 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你能帮助父母做家务,真是一个热爱劳动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你父母一定为你感到骄傲,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向他们学习。”在句型学习的过程中,我既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又教育了学生要养成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德育强调: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如在十二月份可开展主题为“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的海报和贺卡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来有关圣诞节的小知识和新年的祝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海报和贺卡。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增长了圣诞节的有关知识(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袜……的由来),还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制作海报的方式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程对英语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知识的同时,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渗透点并辅之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只要我们能细心捕捉教育契机,“人为本,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之花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上一篇:运用多种策略提升数学能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