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吉林省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税政策建议

时间:2022-10-14 05:01:25

促进吉林省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税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张莉,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12级研究生。

摘要:为了确保后金融危机时代吉林省的经济稳定增长,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刺激吉林省内省内的居民消费需求,充分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推动吉林省消费需求的快速、健康增长。

关键词:吉林省;消费需求;财税政策

(一)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对该地区的总消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虽然人们有消费倾向,但是,收入有限,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水平外,无力再进行其他消费,因此,过低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严重阻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过慢的增长速度限制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工作,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改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整合,提高经营收入,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的收入转移,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方式同步努力促进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增长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

针对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要想通过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快储蓄流动,必须要将可支配收入增加在那些能够具有有效消费需求的居民手中,即对可支配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在我国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可支配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可支配收入的获得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的应对能力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未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潜在的威胁,仅仅将较少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将可支配收入中更高的一部分用于储蓄。而对于可支配收入获得较高的居民,由于过高的收入来源,用于消费的仅仅是自己收入的一小部分,所以也将收入中的大部分存入银行,所以形成了现阶段我国的储蓄总量一直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并且保持着这种居高不下的水平。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措施,政府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政府实行财政政策可以改变收入分配和边际消费倾向。在我国,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水平有限,除了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外,没有能力进行其他消费,因而消费倾向较低;高收入群体该有的东西都已拥有,因此,消费欲望也较低;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可见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大致成倒“U”形。因此,要提高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为我们的居民,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可以实现。如果一个国家的每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是稳定的,那么在收入分配,在比较平均的边际倾向消费,较高的财税政策,调整财政支出(减少行政开支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支持力度等),提高了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的逐步建立,补充其他类型的税收,监管和控制系统个人所得税,从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分布情况,改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低收入人群的变化,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将预防储蓄减少,从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二)优化居民消费环境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不完善的社会安全系统已经成为吉林省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以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不仅影响的短期经济增长,如果解决的不好,还会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长期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使人们敢于消费,从而带动吉林经济的发展。①

目前,吉林省处在一个大幅度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阶段,因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增加社会保障的投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释放的消费需求。

促进教育系统的改革,以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有社会成员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有必要加快改革教育系统。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水平的保护。探索的方式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保护优先发展教育投资体制。

(三)增加资金来源,提升消费能力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流动性,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和途径适当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一般说来,居民在对于可支配收入进行的分配中主要是进行消费或者储蓄,尽管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的情况下,消费与储蓄之间存在相互的替代性,但是当可支配收入的总体水平提高后,将对二者的增长都是有利的,从而促进经济良好健康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关于储蓄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城乡储蓄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受国家的发展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家内的居民的福利水平越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会相应的提高,居民对于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就会更多,二者的增长存在内部相关性。所以,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收入差距,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于整个经济的循环发展是很有利的。

居民在对于可支配收入进行的分配中主要是进行消费或者储蓄,尽管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的情况下,消费与储蓄之间存在相互的替代性,但是当可支配收入的总体水平提高后,将对二者的增长都是有利的,从而促进经济良好健康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关于储蓄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城乡储蓄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受国家的发展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家内的居民的福利水平越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会相应的提高,居民对于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就会更多,二者的增长存在内部相关性。所以,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收入差距,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于整个经济的循环发展是很有利的。

(四)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引导农村即期消费

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也影响着农民的消费观念,制约着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财政资金应积极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村的文化气息,改善农村文化生活条件。另外,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适应各自地方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适龄农民的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对于贫困农民应实行免费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朋友们想问题更全面、更长远,从更深层看问题,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进而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此外,当农民需要资金时,并不能从农村信用社及时取得借款,这时,农民们就转向民间借贷,背负着高利息的压力,为了还款还利息,农民又不得不尽力减少开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样,不仅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挫败了农民消费的热情,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因此,政府应有效运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同时,推进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为农民提供资金供给,方便农民取得资金,满足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以促进农村居民即期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卫东,王家强.居民消费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0(10)

[2]苑世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0)

[3]李俊英.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0(02)

[4]郭文涛.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5]程霞珍,潘理权.扩大居民消费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01)

注解:

①郑云虹,李凯,武珊.发展中国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上一篇:对我国“去杠杆化”趋势的分析 下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