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生命色彩

时间:2022-10-14 04:44:06

让课堂充满生命色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确,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道德叙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用故事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经典与生活故事相辅相成

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叙事的形式出现,孟母用“断机杼”让孟子明白学习道理;颜之推、曾国藩等用亲历人生经验写成家训、家书来教育子孙后代。道德叙事曾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中国的《论语》、《庄子》、《史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是借鲜活的故事情节传递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形象、生动的道德教育方式似乎在现代被尘封了,道德教育忽视与人接近的生活教育,最终导致道德教育难有成效。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回归古老的道德叙事,让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代替抽象的理论说教,使品德课堂充满了亲和力、人情味和人生关怀,这样会有许多东西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灵。

教育者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选择适合时代、文化等条件下的故事,在选择古代经典故事的同时也关注孩子自己的生活。对现代小学生来说,讲自己的故事,讲身边的故事,更能引发他们的共鸣。因此,我注重选择源于现实生活、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适当设置互动环节,这样的道德叙事就能与学生产生心灵共振,触发他们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

例如,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做学习的小主人教学环节中,我用故事《愚人吃饼》导人。古时有个人饿了,买了一摞饼,一口气吃到第六张饼才算饱。他摸摸肚子,沉思半晌,若有所悟,十分感慨,自言自语道:“早知道吃下第六张饼就饱了,何不一开始就吃这第六张饼呢?我还能省下那五张饼的钱呢!”同学们听了故事,哈哈大笑。于是我问他们为什么笑呢?这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纷纷发言,自然导出本课话题:理想的实现是一步步完成的,每一项才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实现自己理想的捷径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学习的小主人,才会学得更好。

贴近孩子生活的道德故事,能将教材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故事丰富的情节展示教材上的重难点,使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孩子们更受启发,心灵震动会更大,德育会更有实效。传统的道德叙事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改进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精心预设和精彩生成巧妙结合

品德教学活动也需要预演,多角度深入解读教材内容,预设生成性问题,由此来选择相应的道德故事。中高年级同学对思品课不以为然,第一次上思品课,教室里乱哄哄的,于是,我给学生讲了一大学毕业生应聘的故事: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前去应聘,她的笔试成绩第一,面试时也对答如流,自以为这次应聘没有问题。当她面试完下楼时,在楼梯口遇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坐在地上哭,她看了一眼就离去了。最终这位毕业生没被录用,她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被录用的几个人成绩都不如她。我请学生讨论:这位大姐姐未被录用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当我宣布幼儿园园长给她的答复时,学生沉默了。园长说:“对幼儿教师来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对孩子的爰心,而你缺少的正是这个。”原来,面试那天坐在地上哭的小孩子是园长亲自安排的,那里还安装了摄像头,被录用人员确实是从高分往下排的,但没有关心那孩子的面试人员一个都没有录用。接着我又把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面试应聘员工的事讲给了同学听。一次面试应聘员工,曾宪梓有意将一把用于打扫房间的扫把斜斜地倒在办公室门口,在面试过程中,这把扫把时而被进进出出的人跨过,时而被出出进进的人扶起。结果是那些各方面条件适合并且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被录用了,而条件再好、却不扶扫把的人被淘汰出局。

通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一张废纸一把扫把,丢在地上,事情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对之不屑一顾的人,就可能是一个对什么事都不认真、马虎了事的人。那些不捡废纸、不拾扫把的人表现出来正是一种不良的处事风格,说明他的文明素质离企业的服务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落选实在是不足为奇。培养良好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就要从捡一张废纸,拾一把扫把这样的小事做起。几个预先准备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了:学习,最重要的是使自己变得有爱心,有高尚的思想,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如果思想不够高尚,凭借知识做坏事,那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人类危害越大。学生也知道了,思品课可以使自己懂得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思品课不是“副课”,而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课程。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还应独具匠心,独具慧眼,随时捕捉教育机会,相机而教,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

这是我上二年级《我不任性》的教学片段:

师:有谁数过自己一共有多少件玩具?你们今天带来的同一种类型的玩具有多少件?

生:…

师:这些玩具是谁买的呢?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

师:你每次要求家长买的时候,他们都答应吗?遇到不答应时,你怎么办的?

班中调皮学生皑皑说:我就哭呀,我有时就赖在那里不走。他的发言引起全班同学一阵喧哗,有的笑,有的说,看着教室中的不平静,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把预设的内容作调整。我用平静低缓的语调说: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的这种“任性”发展下去会怎样呢,想听听老师讲的真实故事吗?我给同学讲起了报纸上登载的一个真实故事: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一个小哥哥特别娇气,每次想吃什么想买什么玩具就一定要达到目的。否则是又哭又闹不吃饭,为了他,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每次爸爸要管教打儿子的时候,妈妈总是去袒护。随着儿子慢慢的长大,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大,不良嗜好也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发展到犯罪的地步,而且是罪不可恕的。在临刑前,他对警察说想最后看一眼他的母亲。警察答应了。他对泪流满面前来看他的妈妈说:最后再让我吃一次你的奶吧。那个一直满足儿子任何要求的母亲这次也依然答应了。儿子一口咬掉了母亲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儿子为啥要咬掉母亲的?

此时的课堂像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

“儿子对母亲说:我最恨的就是你,从我刚出生吃奶的时候你就开始娇惯我,所以我才有今天的下场……”

课堂里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心灵震撼了!

不管是课前的精心预设还是课中的精彩生成,都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流程,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看准学生思想症结和可能的走向,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将课堂变成学生一次难得的“生命之旅”,将活动演化为一次次“生命体验”。

三、“晓之以理”与“动之与情”相互交融

死板的说教让人如坠云里雾里,运用一个故事来表明时,就让人很清楚地明白所要表明的事物。对于儿童来说,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形象具体以及情景化的刺激能够在儿童心理形成较强的反馈,而抽象性和演绎活动则不易引起儿童的有效注意。故事能使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仅仅是一个事件的演变,却能表达事物的意义。故事生动的讲述,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更加积极地思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个好的故事远比一篇冗长的说教论理更表明事物的内涵,让人一目了然,而且深入人心,更加有说服力,这是故事最大的优点。“听故事”实则是道德知识的情景化、经验化与生活化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内化道德的基本认知,而儿童“讲故事”的过程,体现着更高的道德实现。因此,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更要注重理性与情感相互交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品课上只有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浓厚情感性的教学情境,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道德叙事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告知“对”和“错”,道德叙事,实际上是营造、创设一种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故事的情感场,师生之间形成对话关系。由于各自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师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通过叙事与对话让学生表达真实的自我,带来各自视野的开放、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从而师生生活的地平线不断扩展,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有价值的意义世界。

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教师要上好思想品德课,还需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并且分析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及心理,在讲述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反映故事中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将故事讲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除了需要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外,还可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如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丰富的脸部表情,都可以使教学更加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在带三年级学习《父母的疼爱》时,为了让学生感悟父母的恩情,我找了故事电脑课件放人了教学过程中。故事《羚羊飞渡》: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向悬崖对面跳过去,紧跟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试跳成功!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了山涧。生动的动画,把老羚羊舍身救小羚羊的爱诠释得淋漓尽致,学生对父母的爱感动不已。

教师讲故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和意义的过程,无论是表达者,还是感受者,其内心的感觉是平等的,这样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有利于真实情感与体验的表达。当然,“我――你”关系并不消除教师在德育中的独特地位,只是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上,让德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正如后现代课程学家多尔所说,“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

四、思维发展与道德养成同生共进

詹姆斯・威尔逊认为:“道德故事以三种方式对我们产生影响: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因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故事激起了我们体验他人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第三种扩展思想视界。故事扩大了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

人生是一串串故事的连线,了解学生的生活故事,给他们叙述生活故事,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论是自己的抑或他人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在的,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许多价值观实际上都已经内隐于这些具有丰富开放性的美德故事之中。而这些故事的选择、陈述以及逻辑等环节,直接指向了智力发展的过程。因此,道德叙事不仅利于儿童认知的形成,还有利于形成儿童智力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在叙事过程中,参与叙事的情节是既有的社会化经验的情景化,而在讲述的过程中实现了儿童个体经验的渗入。并且儿童此时的道德体验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并与当前的道德知识交互,导向未来的经验,实现着经验的不断变化。

当然,故事教学只是一种尝试,不是每节课都可实施,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每隔几周再用一次,如果天天用就没有新意了。故事教学要求教师自身有丰富的知识,只有知识储备量丰富了,故事的选材就越灵活,叙事也就更得心应手。形式不能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请学生预习教材,找到相应的故事来分享,会给教材增加许多活力。在教学时还可以演故事,甚至是让学生去猜故事,如果一味地去讲故事,学生只要竖着两只耳朵去听,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输教育。

二年级上教材《走进聪明屋》,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找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很多孩子带来了爱迪生发明电灯、鲁班的故事等,我在课开始时请两名同学讲述搜集到的故事,同学们的兴趣更足,自信心得到了最大的鼓励。

在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自画像》“心中的啄木鸟”教学环节时,为加深“我们每个人都很棒,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理解,我选择了《长颈鹿和山羊》故事:一天,一只美丽的长颈鹿和一只机灵的小山羊在比高好还是矮好。它们来到一棵大树下,长颈鹿一抬头就可以吃到大树上又鲜又嫩的树叶,可小山羊趴在树干上,脖子伸得老长,也吃不到树叶。“哈哈,还是长得高好吧!”长颈鹿高傲地说。小山羊不肯认输。它们又往前走,看到了一个果园,果园周围都是高高的围墙,只有一扇又小又矮的门。小山羊大摇大摆轻捷地进去了。小山羊见到了遍地青草,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长颈鹿见状,伸长了脖子,使劲往里钻,可怎么也钻不进去。小山羊神气地说:“看见了吧,还是长得矮好。”它们都不肯认输,就去找大象伯伯评理。大象说:“你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学会取长补短,我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寓言故事中掌握了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叙事使得品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控制走向激发,由抽象普遍走向鲜活个别,由训导、灌输走向师生间平等对话,学生真正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主体。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不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坐在课堂上,他们有时间去表达、思考人生故事,去感受他人,这使得他们不再认为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是身外之物,而就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在情感上易于接受与认可。教师不再是宣读的机器,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儿童的生活叙事把对道德的个性化的理解与践行带入了课堂;在气氛上,叙事营造了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课堂上,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将思维引向深入。取材于生活的道德叙事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梳理出一些人性的亮点供人生慢慢消费。

综上所述,在道德和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沉重话题的情况下,道德叙事的出现决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方法的复兴或新兴,也不是对西方发达国家道德教育方式的简单模仿,而是扎根于本土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下的一种值得探究和运用的学校德育策略,它迎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合了叙事与对话的时代精神。道德叙事将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古老而富有活动的手段,在新的视野下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补充,发挥出其独有的功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

上一篇:探究,必须找准文本切入点 下一篇: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