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时间:2022-10-14 01:59:49

论成人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摘 要:文章简要说明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成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重点对成人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以及教育对策作了理论上的思辨与应答。

关键词:成人道德教育;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一、加强成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主旨是培养教育对象的道德情操,完善道德品格,提升道德修养,其根本任务在于养成受教育者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利益交错运行、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对外开放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并纷纷传播进来。人们在现实中经常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难免会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甚至会产生一些分歧和错位,如不及早加以纠正和解决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势必会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产生较大的副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对成人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成人道德教育能够塑造成人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互助友爱、恪尽职守的良好风尚,对社会上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现象进行矫正,自觉抵御和清除社会上各种消极意识、腐朽思想等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侵蚀。

(二)成人道德教育能结合社会生活和行业生产的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对成人进行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宣传贯彻社会行为准则和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使成人成为有道德的劳动者。

(三)成人道德教育能按照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所制定的法规,对成人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维护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秩序,使成人成为维护法纪、遵守纪律的劳动者。

(四)成人道德教育的教育对象作为参与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当班人,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紧密,其思想认识、行为方式对全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二、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我国的成人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偏重于学历补偿教育,对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思想道德教育还显得十分薄弱,大多数成人高校不设置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即使设置了该课程,在学时或学分分配上也尽量压缩;缺乏完善的符合成人教育特色的思想道德培养体系,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还没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成人道德教育师资队伍,成人道德教育仅由从事日常管理工作事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负责,而且人手少、事务多,使班主任及辅导员们也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成教学生自身对思想道德课程也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成人道德教育的缺失显然不符合社会对成人教育功能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积极应对。

成人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人高校普遍认为成人教育的对象即已是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人,其思想道德水平已基本养成或基本定型,再接受系统、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些不合时宜。

(二)大多数成人教育院校重规模重效益,而对思想道德教育这种具有明显外溢性的教育内容不甚感兴趣,或者因需增加更多的成本而不愿从事。

(三)成人教育生源日益萎缩导致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变化较大,与之相配套的思想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也就不够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四)成教学生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普遍认为参加成人教育就是为了追求知识更新、层次提升、技能增强,以获取就业的筹码,忽视了对个人道德素养层面的再认识、再提高。

(五)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属物,现时的思想道德教育还缺乏独立性,总是跟着社会运动转,传授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较大、形式主义严重,实效性不佳,已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了。

(六)成人教育的对象学历层次复杂、组成来源广泛、基础差异较大、学习形式多样,客观上也增加了设置与讲授思想道德课程的难度。

三、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应对策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必须能够指导学生的道德生活,帮助学生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二是教育者的行为必须表现为对真理的尊重,并鼓励学生对现实的道德和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发展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做出自律的道德判断的能力;三是教育的要求、方法必须是合理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都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和自治的尊重。在此理论的引领下,成人思想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对:

(一)教学内容要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要在讲授中国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时代特征,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作为成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讲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不断充实学生的思想认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具有的积极意义、特定的本质要求、具体的现实努力等基本内容融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与道德规范,用和谐理念指导自身的工作和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注重实效性与针对性

成教学生由于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在学习中注重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相印证,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当所学理论不能完全解释现实问题时,成教学生就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与形式主义,用典型事例与普遍事例说明理论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三)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基于成教学生实践认识多于理论认识、经验积累多于学问研究、直接感受重于间接引导、理解力强于记忆力的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贴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承认成教学生个性的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的个人选择,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平等的权利,关怀同情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要重视并加强良好的个性品德修养。教师的个性、思想、意志、性格等将对学生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因此,一位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应当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四)发挥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用大学精神积极营造成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中的人文精神、科学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关怀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已逐渐演化为大学深层次的群体意识。精神力量是富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实质上是思想方法、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启迪、感化、陶冶作用,以此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大学接受教育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大学精神的感染,它已经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和信念。成教学生在边学边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把大学精神自觉地传播到社会上去,从而影响社会道德、思想认识、人际关系的发展,进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建立成人道德教育体系,实现成人道德教育的全方位、全员化和全程化

成人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大众教育,其教育对象的成人来自企事业单位、公司及社区等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成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不单纯是思想道德课教师的事,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我们要从过去单纯依靠思想道德课教师和管理者的教育转到依靠全员、全社会的教育上来,实行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育人”。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

[2]易长发.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三大功能作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上一篇: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试论成人教育对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