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营林工作的重点

时间:2022-10-14 12:50:07

浅谈科学营林工作的重点

[摘 要]营林虽不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但却是整个链条的最基本环节。然而,当前我国营林工作普遍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导致幼林抚育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展科学营林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科学营林 现状 重点

中图分类号:TV6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39-01

1.引言

科学营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传统意义上的营林生产管理采用了行政管理的办法,不管是造林还是抚育都是按照实际的面积来进行拨款,但是造林的存活率与林木生长的质量则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势必会造成“重造轻管”的弊端,实施科学营林是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营林就是现代化造林的方法,是林业产业的核心。为了最大化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生态平衡,相关林业部门通常采取一系列合理营林培育的技术措施。

2.营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良种繁育技术落后

林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营林知识和管理理念,不重视良种基地的培育与发展。林木的品种单一,培育的树苗种类较少,导致母林不能优质的更替换代。有的林业单位缺乏现代育苗盒和苗圃的管理经验,成产的树苗质量差,在营林生产的源头没能打下良好基础。

2.2 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有些营林工作者营林技术和专业水平较低,对待改造的林木品种仍然采用传统经验和老办法,日常的树木打理和后期的维护都缺乏科学性和效率,使我们的营林工作整体质量较差,对林业成产和发展不利。

2.3 营林资金投入不足

营林生产中的人工林成产率不高,缺乏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对林木的价值开发不充分,没形成现代规模产业链。我国对营林的物力和资金投入偏低,制约了林业的长足发展。

3.科学营林工作的重点

3.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种苗的选择与培育是营林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营林生产企业要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加强种苗基地的建设,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种苗的质量,为今后的营林生产打好基础,具体内容为:第一、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调整现有母树林的组成结构,并加强抚育管理;第二、应利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的培育和发展珍贵阔叶母树林基地。因此,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的结构调整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以改善母树林生产结构,提高母树林生产质量,以期建设生态平衡的林业生产系统。第三、应合理选育种苗。科学营林的关键是选育优质的种苗,要严格科学选种育种,为后期的营林技术和效益的提高打下基础,选择的品种要有较强的抗风抗虫能力、生长快、材质佳等优点,如果种苗不优良,那么后期的所有工作都没有了意义。这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都很高的工作环节,具体说来,选育种要根据林地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环境具体分析,结合本林区的培植目的综合分析恰当选择最佳的种苗,同时注意品种尽量多样化,从而更好改良品质。要重视苗木质量的控制技术,运用科学适当的相关农林产业的技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对加强对育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从温度、适度的观察、周围环境的打理等方面全程监控,从而使生产技术发挥到最佳状态。

3.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森林单位应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加快苗圃走向市场的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搞活苗圃。企业可通过签定回收合同,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价格等方式保证造林用苗,促使林木生产经营者在大面积种植的同时保证林木质量。此外,还可通过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以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企业要在满足本单位的用苗需求前提下,允许苗圃另寻客户,采取订单育苗的形式拓宽育苗销售市场。对于闲置的苗圃基地,可以采用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培育花卉、绿化苗圃、种植经济作物以及驯化野生植物等,以提高职工收入,降低育苗投入。

3.3 更新造林生产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在营林生产方面的投入,以及在更新造林方面的一些重大举措,林业生产在成活率以及保存率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的传统验收方法,仍是目前造林初植株数的主要方式。这不仅白白浪费了苗木,增加了投入,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的工作量。此外,在降低人工苗木投入量方面,可以采用现有的林冠,适地适量的进行造林,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

3.4 积极培育优良树种

对集约丰产林的更新树种培育上,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高价用材林以及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同时,要在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就设计好木材产品的销售渠道。改变认识,从提高用材林的林木质量上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加大初植株数。随着林木工业深加工的发展,林业生产加工业经历了由传统的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三个阶段。原料供应成为我们当前研究林产品生产结构、产品布局、产品规模等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林业生产应该明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现有的丰产林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扩大销售口径。

3.5 完善集约生产管理

要想保证林木生产在已有面积上获得更大的生产量就必须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施肥、打药和定期抚育保护,以期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收到预期的成效。对于林木的抚育管护,要像农民种地那样从播种到秋收不间断地进行管护。实践证明,长期经营管理的措施是确保短周期杨树速生林健康稳定的快速生材最有效的方法。

4.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营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在进行科学营林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从种子选择还是到木材加工,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质量第一”的营林生产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营林的生产效率,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吉林农业, 2010(12):23-25.

[2]何玉香.加强营林生产的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1):18-20.

上一篇:力争做环保事业的奉献者 下一篇:浅析玉米机械化生产与简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