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思品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10-14 12:48:12

谈小学思品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学讲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学生自己的感知能力和认识能力去对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自己享受学习的过程,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本文谈小学生在思品课预习、课堂教学和开展活动以及实践中的自主学习体现。

关键词:思品课 自主学习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228-01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教学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逐步形成基本道德素养。但是在课堂上大多情况却是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力量,学生只是配合老师的教学,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阻碍学生的自我能力的发展。“学讲教学方式”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等形式中提升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水平。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参与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走进文本,让学生“学进去”

预习是自主先学的第一步,学生提前预习所学知识,先行了解一些思品课的基本概念和材料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节省在课堂上解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获取知识的源泉就是学生的教材,所以在学生预习时,可以先把教学的大致内容浏览一遍,了解基本道德要求,然后在阅读第二遍时,可以针对文本中的材料部分细加体会,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标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最后让学生把材料内容和道德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带着问题有目的再行阅读,这种预习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公民应该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通过预习思考,“公民的权利是什么?公民的义务又是什么?应该怎样行使公民的权利,怎样履行公民的义务?当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遭到侵害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述身边的真实案例,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如:现在在农村有好多这样的现象,父母觉得上大学依然找不到工作,所以在孩子还没小学毕业就辍学,还有的家长一开始就不让孩子上学,你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积极搜查资料,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时据理力争,最终找到应该保护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这一共识。让学生在预习中走进文本“学进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

2 师生互动,让学生“讲出来”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照着书本读,学生个个无精打采,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教师要以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充满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本身知识渊博,有灵活的头脑,敏捷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语言能力。例如在教学“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节时,我就先给学生讲述美国总统罗斯福小时候的故事: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一位总统,是美国人民最尊重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小时候却是个自卑胆小的小男孩,后来凭借自己的坚强意志,成为一位主宰世界大国的伟人,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可替代的优点,只要善于发现,坚持做好每件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然后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在学生手里,让学生上台也讲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案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都踊跃举手发言,有的是谈到他们了解的故事:‘海伦凯勒的身残志坚’‘贝多芬的音乐梦想’,或是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谈到自己面对难以计算的数学题时怎么告诉自己要冷静思考,要仔细演算,以及做出题目后的欣喜和满足。课堂气氛高涨。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讲出来”,一方面增加师生的互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

3 班级活动,提升自主参与能力

初中生还处在道德认知能力发展不完善的时候,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每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要遵守学校的规定,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尤其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让学生清楚哪些行为是值得赞扬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教师在这这时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每月定期开展“向见义勇为好少年学习”“想助人为乐好同学学习”到呢个活动,还可以发动学生定期在班级里的“读书角”里展示有意义的文章,在空闲的时候进行朗读,学生还可以根据文章写写读后感,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各自的感受,提升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开展活动,逐渐在学生的意识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其中,让道德要求像一个平衡秤树立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4 走进社区,自行组织实践活动

在加强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下,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知识和生活的实践,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加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沟通能力。例如市政府在举办一个“创建全国卫生城”的活动,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自行商定行动方案,结果他们有的课外活动时间去人行道上清理纸屑杂物,有的是去草坪上修剪花草,还有一个小组周末去养老院的给老人梳梳头、洗洗脚;更有一个小组约好了大家逢年过节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行组织,自行设计行动方案,鼓励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劳动和奉献的乐趣,提高学生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总之,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做好学生自主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研究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我实践、自我体会,逐步形成有个性色彩的道德品质。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下一篇:让绘画成为幼儿展现创新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