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成演绎精彩的课堂

时间:2022-07-07 01:38:53

让生成演绎精彩的课堂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必须是真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230-01

“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预测,但无法规定的。”这就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必须是真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使课堂教学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那么,如何有效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呢?

1 强化课前预设的精心,课堂动态生成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动态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教师只有课前成竹在胸,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才能面对学生的生成时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如对“圆的周长”一课预设时,教师要考虑两种可能性,假如学生不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时应怎样备课?假如知道又怎样设计?对前者教师在预设时应选择“对未知的探索”,对后者在预设时应选择“对猜想的验证”。作了这样两手准备,在课堂上我们还慌什么,怕什么。

新课程指出,教师是“课程”,是“教材”,倡导教师要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以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首先,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内容。其次,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学生学习数学除了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不断积累数学知识和经验。只有根据学生实际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准确、恰当地预设。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设计,富有弹性。教材提供的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所有适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材料都可经过加工筛选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除了事先预设一些预备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有用的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教学预设在时间安排上也要留有余地,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探究情况及时调控。

2 强化组织调控的有效,动态生成的基础

课前预设,是建立在教师自己经验基础上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出现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却是不可预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学的技艺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要应学生而动,应实际情况而动,在围绕学生发展的精心设计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顺着学生思路来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做好教学调控工作,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教学现实,提高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行为和思维的发展及情感的交流,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突破原先预案,产生一些有益的教学灵感。此时及时调整教学,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激励、启发下,形成具有独创性的动态生成。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8、80、800这三个数,谁能加上适当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这时学生感到新奇,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愁眉不展,有的跃跃欲

试……看到这种情形,我因势利导地说:“大家可通过小组讨论来搞清这个问题。”小组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8元=80角=8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米=800厘米。”这时,我适时提出如何用同一单位将上面各式表示出来的问题。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提出: 8元=8.0元=8.00元,8米=8.0米=8.00米……。看到学生的潜能如花绽放,我趁机切入“小数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弄清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相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3 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动态生成的升华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一系列表现做出及时反应,如遇突如其来的提问,遇到与众不同的声音,遇到错误的认知等,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使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评价功能,既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有一道题:一个梯形上底1.4米,下底3.5米,高2米,求它的面积。一个学生这样解答:1.4+3.5=4.9(平方米)。这种解法引发了学生的一阵笑声,这位学生此时十分发窘。教师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思路独特而奇妙:梯形高2米,求面积时要除以2,乘以2与除以2抵消了,实际就是上底与下底的和。教师进而让学生讨论,形成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的是上下底的和,不符合题意,正确列式是(1.4+3.5)×2÷2;但计算时可采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此时教师再补充道,是这位同学为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这样由错误生成讨论并恰当评价,这种匠心独运的处理,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变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增长了智慧,学会了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辨错、改错中,引燃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表现出一种人文之美,使动态生成得到了升华。激励学生更好地将学习热情与创造精神施展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而言之,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是新课改的召唤,教师要顺应教改潮流,不断更新观念,完善教学机制。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课前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教法等基础上科学而精心地预设,课中又能突破预设的瓶颈,不拘泥于预设,把握课堂的闪光点,针对教学实际灵活进行调整,追求动态生成,就能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的课堂演绎更多的精彩!

上一篇:在小学英语三年级教学中提高学生单词记忆的有... 下一篇:加强小学生耐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