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氏碑文看中国的耕读文化

时间:2022-10-14 12:42:13

从孙氏碑文看中国的耕读文化

摘要:我国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源远流长,孙氏的三块碑的碑文记载了丰县200年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孙氏碑文;中国;耕读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7-0088-01

孙明(钅监)先生生于1877年,卒于1962年,享年86岁,乃清朝监生。他一生既亲耕亲种,又办学教育儿童。后人感念其恩德,为其立碑,碑文如下:“躬耕垅亩勤善仁信理智,教书育人朴华忠孝义”2008年丰县白衣河出土了孙明锚先生父亲孙高封的墓碑,碑上有联日:“映雪勤读书三经遗泽,种瓜遗行人五世其昌”据《丰县农业志》记载,孙高封常教育他的孩子们边读书边耕种。他每年沿路种植一些瓜,来往行人在瓜地吃瓜,从不要钱,只有吃瓜人走时带走一些,才会象征性地收些钱。所以孙高封种瓜年年赔本,但他心里乐意,他认为不但为行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教育了后人。2013年丰县王沟镇丰西泽旧址出土了一块墓碑,碑文上有联:“克勤克俭一脉真传绍祖父,帷耕帷读两行正路教子孙。”碑的主人是清的监生孙玉良及孺人田氏。孙氏的三块碑的碑文记载了丰县200年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我国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耕读教育已经出现了萌芽。《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人许行提倡“人人自食其力,国君也不例外。”而这与当时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提倡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格格不入的。尽管此种学说无法与儒家思想相比较,却从此形成了我国耕读教育的最初模式。

到了汉代,耕读教育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支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汉刘邦的家庭就是半耕半读的,其父亲及兄长都是种地能手,而且刘邦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史记》曾介绍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说明刘邦读书成绩优秀,是通过考试考取的官吏。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也并未脱离农耕。《史记》还介绍刘邦“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汉文帝继位后,既读书,又农耕,曾经表示要亲自耕种。他曾经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文帝在此诏中明确了以农立国的思想,并举行亲耕仪式,表示为务农带头。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春二月,文帝再下诏书说:“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并让“帝亲耕,后亲桑”形成制度。汉武帝也是一个既重农耕又重读书的皇帝,他在上林苑试种从西域等外地引进的农作物的种子,试种成功后推广。他还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农业的官员,重用了农业专家赵过、卜式等。由于汉代皇帝耕读并重,使汉代以后出现了无数的耕读人家,同时培养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诸葛亮是最典型的例子,他躬耕垅亩,又结合实际,读书求知,使用天气变化巧安排作战事宜。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受人敬仰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以后,历代精明的帝王都重视耕读教育,耕读教育也是理论连着实际的教育。在如此大环境下,出身于耕读人家的人才辈出,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例如:《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曾有诗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陶渊明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他会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再如:《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也出身于耕读人家,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之一。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后来,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一书。又如:《农政全书》的作者明朝的徐光启也是出身于半耕半读,二十岁中秀才,从万历九年以后十余年,一直在家教书务农,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7)才入朝为官。做官期间,仍不间断耕作实验,最后授命入阁为首辅大臣,他把耕作经验和实验结果写成了《农政全书》,计七十余万字,成为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农书。由此可见,耕读人家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清王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耕读教育,三位皇主持让宫中的画师绘制了四十余幅耕织图,也都亲笔为每一幅图题诗一首,以诗歌的形式介绍各个农业关键时期的技术要点。雍正皇帝继位第二年,就先在农坛举行亲耕礼,并诏命各府、州县也设先农坛,并让官员们亲耕,皇帝的行为及政策使耕读人家倍受人尊崇。清末最典型的耕读人家就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

总之,耕读精神和耕读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方式,不仅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情操和旨趣,而且对其人生理想和治学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在更高的层面上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

上一篇:从《伪君子》看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