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诠真(五)

时间:2022-07-14 05:42:54

六十八、野马分鬃

1.收步右云(收脚挂指)

接前势,左手手臂靠着身子从左向下,向右,向上划一孤线,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此动作名为挂指),成立掌,掌心向前。同时左脚收步,落于右脚胫骨的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150)。

2.前行左云、接掌发掌

前势不停,左手向上,向左划弧经眼前至身体左侧,至左手原起处,成侧立掌,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成侧立掌,目视左手,指尖向上。与此同时,左脚向左前迈一步,右脚跟步,落于左脚胫骨的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左手(图151)。

3.前行右云、接掌发掌

前势不停,右手向上、向右划弧,经眼前至身体右侧,手臂微屈成侧立掌,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左手向下、向右、向上划弧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成侧立掌。右脚向右前迈一步,左脚跟步,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152)。

4.前行左云、接掌发掌

前势不停,左手向上,向左划弧经眼前至身体左侧,至左手原起处,成侧立掌,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成侧立学,目视左手,指尖向上。与此同时,左脚向左前迈一步,右脚跟步,落于左脚胫骨的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左手(图153)。

5.前行右云、接掌发掌

前势不停,右手向上、向右划弧,经眼前至身体右侧,手臂微屈成侧立掌,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左手向下、向右、向上划弧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成侧立掌。右脚向右前迈一步,左脚跟步,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154)。

[说明]

1、运动中动作身体舒展,两手分开,一左一右,交替云手,似骏马奔腾而头鬃分张,披落两旁,故名。

2、野马分鬃实际上与云手相似,但云手是侧进,而野马分鬃则是正面前进。此式可视场地情况适当多做几次,但必须以右式野马分鬃结束。

3、此式由形意拳的蛇形化裁而来,属于群战法。一放一收,一开一合,极阴阳变化之能事,故能敌多人之手。

[技击含义]

1.若对方用手进攻我时,我用一掌托其肘或引化来臂,另一掌接拿对方肘部或插入对方腋下进身靠之。

2.若对方以右手来击,我即以左手下按其腕,进右步以右手击其右鬓。对方若以左手上防,我即进左步,扣其右腿,展左臂自对方左腋下,斜上挑击。

3.若对方前上左脚一步成左弓步,同时用右手向我右臂推击。我变丁八步为为左弓步,右手粘住左手腕,右手穿入其左腋下,勾住其肩膀,然后向我左后摔去。

六十九、提膝分掌

1.蹲身十字合手

接前势,右手往左向下划一弧线,手臂靠着身子,经小腹处,划至左胸部左侧,与左耳相平,左手不动,两手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成十字手,两手心向前。同时身体下蹲(图155)。

2.提膝分掌

前势不停。提左膝成独立势,两手在提膝之同时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向前,两手高与肩平,距离与肩同宽(图156)。

[说明]

提膝与分掌要一气完成。

[技击含义]

提膝一是为了平衡身体,二是用膝盖击对方中盘。分掌,为了架住对方进攻,并分拿对方双腕。

七十、膝底搓臂

1.上步采手

接前势,两手掌向下采,同时左脚下落至左前方,成左弓步(图157)。

2.提膝搓臂

前势不停。两手内旋以肘关节为轴,向下向里经膝前卷腕,由腹而胸经口角外,向外划一立圆,两手外旋,经左膝底卷腕向上,至口面处,两手手背相靠(搓臂)成字手,拇指向前,食指向上,中指分别向两侧。同时右脚向上提膝(图158)。

[说明]

立身中正,才能完美完成这一动作。

[技击含义]

对方双手来攻,我拿住对方双腕,以字手穿击对方颈部和下颌。

七十一、右懒扎衣

1.化腕接手

接前势。两手内旋相合,两手手心向下,一个平字手,变成右手在前,手心向上,左手在后,手心向下,置于右肘内侧。右脚前落,脚尖向前,与左脚成三体式步(图159)。

2穿掌字手

前势不停,左手从右手臂下穿出,在穿出同时两手变成字手,左手食指对准右手拇指(图160)。

3.立圆字手

前势不停,一个圆字手,即以两手手腕为轴划一立圆,两手成侧立掌,右掌在上,掌心向左,左掌在下,掌心向右,左手尖紧挨右手掌根,两手蓄于胸前(图161)。

4.跟步按推

前势不停,两手乘势向前推出,两臂略弯曲,两手成侧立掌,小手臂要平,左手尖离右掌根一二寸处,两手要有劲。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左脚跟步,成右丁八步。重心在左脚,坐身塌腰(图162)。

[说明]

1.动作二、三、四与第三式二、三、四相同。

2.化腕接手,是本套路所特有的。所谓化腕,是指用字手把对方的来手化掉。对方若锁住我腕,我用圆字手化之,脱腕。然后,是接上对方之手,与之较技。

七十二、左懒扎衣

同第四式(图163、164 165、166)。

七十三、开手

同第五式(图167)。

七十四、合手

同第六式(图168)。

七十五、单鞭

同第七式(图169)。

七十六、右通背手

碾脚架推

接前势。身体右转,左脚以脚跟为轴内扣。右脚碾脚外摆,成后坐步(右脚在前伸直,左脚屈膝,重心在后)。同时,左手上架,即往上、往右划一弧线,至手背贴住前额左上方。右手塌腕,极力向前推去,目视右手食指。面向西(图170)。

[说明]

1.右通背手,“背”又写作“臂”。

2.架推时,劲要从背柱发出来,前推右手要塌腕,手掌要成窝型掌,要有抓劲。转体动作要平稳流利。

[技击含义]

若对方向我进攻,用拳击我头部,我左手上架,右手反击其胸肋。

七十七、左式玉女穿梭

1.收脚抱球

接前势,左脚向前收于右脚胫骨内侧。同时,右手往回抽至胸前,手心向下;左手向左、向下、向右划弧,手心向上,与右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球状。面向西(图171)。

2.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左脚向西南方向进步,右脚跟步,落在左脚胫骨处,两脚成左丁八步。两手沿顺时针方向盘球,即右手向右、向下旋转,左手向左、向上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西南(图172)。

3.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左手转至左耳旁刁手,成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右手旋转至身体右侧,向左推掌,至左肘下肋部,成侧方掌。同时,左脚向左迈出,右脚随即跟步,成丁八步。面向西南,目视前方(图173)。

七十八、右式玉女穿梭

1.扣脚转体抱球

接前势,左脚内扣,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左转225度,两脚成八字扣步。同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手相对如抱气球。面向东(图174)。

2.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右脚向东南方向进一步,左脚同时跟步,落在右脚胫骨处,两脚成右丁八步。两手沿顺逆时针方向盘球,即左手向左向下旋转,右手向右向上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东南(图175)。

3.刁手推学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右手旋转至右耳旁刁手,成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左手旋转至身体左侧,向右推掌,至右肘部成侧立掌。面向东南,目视前方(图176)。

七十九、左式玉女穿梭

1.盖步抱球

接前势,右脚向左前方盖步(一脚经支撑脚向侧方落叫盖步),同时右手回抽至胸前,手心向下,左手外旋向下、向前划弧,手心向上,与左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球状(图177)。

2.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左脚向东北方向进步,右脚跟步,落在左脚胫骨处,两脚成左丁八步。两手沿顺时针方向盘球,即右手向右向下旋转,左手向左向上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东北(图178)。

3.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左手旋转至左耳旁刁手,成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右手旋转至身体右侧,向左推掌,至左肘部成侧立掌。在盘球同时,左脚向左迈出,右脚随即跟步,成丁八步。面向东北,目视前方(图179)。

八十、右式玉女穿梭

1.扣脚转体抱球

接前势,左脚内扣,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左转225度,两脚成八字扣步。同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手相对如抱气球。面向西(图180)。

2.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右脚向西北方向进一步,左脚同时跟步,落在右脚胫骨处,两脚成右丁八步。两手沿逆时针方向盘球,即左手向左向上旋转,右手向右向下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西北(图181)。

3.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右手旋转至右耳旁刁手,成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左手旋转至身体左侧,向右推掌,至右肘部成侧立掌。面向西北,目视前方(图182)。

[说明]

1.此式向四隅方向运动,先西南,后东南,再东北,最后西北。旋转四面,往来不断,有如织布穿梭,而得名。其运动方向虽在四隅,而身体要始终保持中正。推向肋部一掌是一暗手。先师在演练此手时,甚至架推到身后,手心向后。难度很大。

2.此式是以少胜多的拳势。一人对付多人,东南西北四方都顾到,八法五技相机运用。灵活转身是关键。在动作时,要把一个“穿”字体现出来。

[技击含义]

1.此式的基本用法是随着身的旋转,一手上架接拿来击之手,另一手击其胸肋部。此式在上下左右的方向、位置上攻防严密,虚实相生,上拥手严密保护好自己的上部,先防对方的来手,下手得机得势时打出。

2.左穿梭:若对方从后右侧用右手自上打下,我即右转身向左前摆好步法,左手用手接拿对方右腕,右手向对方胸胁部击去。左手食指也可以直击对方眼睛或头部。

3.右穿梭:与左穿梭用法一致,只是方向左右相易。但也有变法:若对方向我头部击来,我上身拗转,急用右字手接住其拳,拇指与食指钳住其腕,用左手握住其右肘,向右侧斜采,使其失去重心,如其向后坐腿,我左手仍扣其肘,随后急上右脚半步,握右字手向敌人左耳部击去。

八十一、盘掌

1.退步转身托肘

左脚退步,右脚扣步,两脚成八字扣步。同时,右手字手变学外旋,经面部向左、向下划弧,摆落至左肘上,手心向上:左手变成平掌,托于右肘下,手心向上,两手交叉于胸前(图183)。

2.抹肘

前势不停,两手同时穿肘翻转抹肘,至两小臂交叉,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手心向下(图184)。

3.化腕子

前势不停,两手同时经胸前向左右各划一弧线,至两胯外旋卷腕旁,成字手。手心向上,拇指向下,两食指向后,中指向内(图185)。

4.搓臂合手

前势不停,两字手卷腕向里、向上,手背相靠,由腹而胸,上穿至口面处,两字手,拇指向前,食指向上,指尖高与眉目齐,中指横向左右(图186)。然后,两手内旋变掌,合掌下沉至胸前。同时左脚收回靠右脚胫骨处,成左丁八步(图187)。

八十二、开手

同第五式(图188)。

八十三、合手

同第六式(图189)。

八十四、单鞭

同第七式(图190)。

八十五、左云手

同与四十式(图191、192、193)。

八十六、云手下势

1.弓步顶肘

接前势。左脚以脚跟为轴碾转,脚尖向东,与右脚成左弓步。同时左手顶肘,肘尖朝东。右手拇指、食指撑开成半月形,至大拇指离胯二三寸处停止,掌心向下,肘尖微向前(图194)。

2.扣步撑肘

前势不停,左脚内扣,两脚成八字扣步,两手分别外旋至两腰际,同时身体右转至面向南,手心向上,两肘向两侧撑开,目前视(图195)。

3.左发掌

前势不停,身体向左转,成左弓步,面向东。同时,左手向前劈出,成侧立掌(图196)。

4.右发掌

前势不停,右手向前劈出,成侧立掌;左掌成勾手,勾尖朝下,左腕项于右掌腕下。同时,右脚跟步,成左丁八步,身体直立(图197)。

5.进步翻腕

前势不停,左手翻腕外旋至右掌上方,两手掌背相靠,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同时,左脚向前摆步(图198)。

6.翻腕下势

前势不停,两手下按,经小腹向下向上,左右分开,与肩平,两手心向外(图199)。

[说明]

1.因为此式接云手而来故名。与以腿下蹲,身体下降不同。

2.动作二,形似八卦中的“狮子伏地”式。

[技击含义]

1.对方以右手攻我胸部,我以右手接拿其右腕,向右上引开,并上左步,屈左肘,进攻对方胸肋。若对方来势迅捷,我在引开来手后,以扣步撑肘进肘,并因应其来势,左右发掌,击向对方。

2.若对方两手按我两臂前推,我两臂先搠住,突然放松,使对方失重。我乘机以左肘向对方胸撞击,重则折其肋,轻则跌其于地。

3.翻腕下势可反拿对方手腕,因势击之。

八十七、右更鸡独立

1.搂膝按掌

接前势,右脚向下踩脚,两腿下蹲成歇步(两叉屈蹲,前后相叠,后膝接近前腿月国窝。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脚掌着地)。左手向右、向下,绕右膝划弧(搂膝)下按,落至左胯旁成字手(拇指朝前,食指向下,中指横向内)(图200)。

2.挑掌提膝

在左手下按的同时,右手向下、向前,向左,经膝前向上向右挑起,至右太阳穴旁成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向内,无名指、小指分别勾环。同时,右脚提起,脚尖自然下垂,成独立步,右肘尖与右膝相对(图201)。

八十八、左更鸡独立

1.搂膝按掌

前势不停,右脚落步,两腿弯屈徐徐下蹲成歇步,右手变掌,向前、向左、向下,绕右膝划弧(搂膝)下按,落至左胯旁成字手,拇指朝前,食指向下,中指横向内(图202)。

2.挑掌提膝

在右手下按的同时,左手向下、向前、向右,经左膝前向上、向左挑起,至左太阳穴旁成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向内。同时,左脚提起,脚尖自然下垂,成独立步,左肘尖与左膝相对(图203)。

[说明]

1.因外形动作,一脚提起,一脚独立支撑,一手上扬作展翅势,状若雄鸡独立,故名。“更”旧读“金”。古代将夜间时间分为五更,民间则以雄鸡报晓作为计算标准,故有“更鸡”之名。陈式、杨式、吴式均写作“金鸡独立”,而武式、孙式写作更鸡独立。

2.每一式的动作一、二要同时完成。右(左)脚落地时,要脚尖勾起,脚跟着地,才能力贯于脚。

3.整体动作,要注意平直圆。独立时身体要直,腰要塌住,脚要站稳,仿佛有泰山不移之劲。提膝要高,脚尖自然下垂。字手上挑时动作要圆活。整个动作完成后,要给人八面支撑之感。

[技击含义]

1.对手用脚向我进击,我一手向下搂开其脚,另一手向上挑起其手臂,同时提膝,冲顶对方的裆部或小腹部。并用字手刁拿对方的手腕,或点刺对方的头面。

2.若对方用拳或掌进击我胸,我以一手变成字手向上挑开之,以后腿之膝冲其小腹,或起脚踢其裆,或蹬其膝关节,并以前手(字手)点剌对方头部或击其下巴。

3.若我以右手击对方,对方以左手格开,同时以右手向我进击。我即出右手挑开对方左手,同时,进左步,提右膝以顶撞对方小腹,或用右脚蹬其裆部或膝。若对方后退,我则起脚蹬出,若对方倒地,我即落步,随机践踏其脚背。

4.此式适用于近战,越近越可提膝。先师认为,此式上卸头颏(下巴),下伤脚背,中间提膝伤腹,易伤性命,故不可轻用。(待续)

责编 高 生

上一篇:武林快讯 第1期 下一篇:蛇口拔牙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