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美术教学方法的原则

时间:2022-10-14 12:36:59

浅谈优化美术教学方法的原则

美术课堂教学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关键在于优化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严重困扰着教育的发展,使课堂变得沉闷。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其主体性和创造性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知识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日渐突出。实践证明,只有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笔者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优化美术教

学方法的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原则,是指教学方法的优化,贵在创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创造性地发现、选择教学方法,敢于标新,大胆创新。笔者在美术欣赏课上,不急于把绘画大师的作品欣赏评述给学生听,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结合学习、生活中已学的美术知识来评述作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在此过程中,笔者注意精心设问质疑,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以想象的广阔空间,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用笔来说话・写意水墨画》一课中,笔者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古代水墨画大师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感悟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自觉获取知识、勇于探求真理的热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让学生自行欣赏、比较、分析《东庄稻畦人》(明代沈同)、《有柏树的麦田》(荷兰梵高)这两幅作品。学生通过比较、感悟、讨论,进而了解西方油画与中国画在表现材料、表现风格、追求画面效果的不同,认识到虽然两幅作品描绘的都是田野,但由于两位画家赋予作品的情感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用笔、色彩也就有所不同。正因为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他们才能获得深刻的知识。总之,大凡在教学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在教学方法上辛勤探索、锐意求新。因此,教师应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来改革课堂教学。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选择、制定教学方法时,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发展。如果不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调整教学,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而且还会让课堂变得沉闷,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在《花花朵朵・平面图案设计》一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出多种优美图案、造型,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让他们自己在众多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的图案装饰造型中体会到图案的装饰美,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其次,让学生们主动地感受美,趋向美,拥抱美,在审美中获得兴趣,获得知识并形成能力。在整个课堂中,都是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答,笔者只起主导作用,由此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此外,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笔者也适时进行了调整,最终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激励性原则

所谓激励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电教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要经常激励和鼓舞学生,并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挑学生的“刺儿”,且评价过低,学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欢乐,久之,便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厌倦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做到积极评价,以鼓励为基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获得成功感。在评价时,应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不纯粹以技巧来评价学生作品的优劣。只要学生在作品中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感受,就可以视为成功的作品。同时,要多倾听学生自己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肯定、鼓励、欣赏中感受到成功,从而增强自信。

四、实践性原则

所谓实践性原则,即注重学生实践,注重操作。美术教师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动脑、动眼、动口、动手。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中小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看尤其着重训练。”美术教学是以实践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些绘画技巧,理解和掌握美术,培养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只有通过训练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学生要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包括艺术欣赏实践和艺术创造实践。

欣赏实践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评价美的过程。国家级美术骨干教师陈铁梅曾经给江苏省南通市美术骨干教师上过一堂观摩课――《梵高的艺术与人生》,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什么是欣赏实践。课堂上,陈老师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梵高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他们自觉获取知识、勇于探求真理的热情,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充分体现了主体性。如让学生欣赏梵高的《唐基老爹》以及日本的浮世绘,学生从画面中发现了富士山、着和服的日本女人等形象,感受了日本版画――浮世绘的艺术风格。然后,再要求他们结合梵高的作品,比较、感悟、讨论,进而认识到凡高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其作品具有色彩艳丽、装饰性强等特点,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知识,并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创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过程。笔者在《与心相连的设计・纸立体设计》一课中,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形形的包装纸,然后让他们利用包装纸自由、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同时要求他们开动脑筋,为自己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制作卡片、书签、拼图(如用蝴蝶标本、麦穗、大豆角等制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实现了利用美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传达情谊的目的。

上一篇:探索互动式语文教学新模式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