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时间:2022-10-14 11:22:41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 要:美的事物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和欣赏到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要靠学习、培养逐步得到,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 发现美 鉴赏美 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50-01

美的事物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和欣赏到的,审美能力德提高,要靠学习、培养逐步得到。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1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所有的美术课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老师讲画,学生照着画,课堂教学非常死板,学生的思路不能放开,我认为要想讲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先要让孩子对他们要掌握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与好奇,这样我便经常借助于网络,搜集古今中外成功的作品,还有这些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搭配上优美的音乐,创造一种舒适优雅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作品,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并在作品的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在讲到《色彩的搭配》时,我先从班级中学生的服装搭配是否合适,然后联系到一些场合中的色彩运用,用典型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同时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参观大自然的色彩,让学生在自然界中通过对一花一草一木慢慢的浏览,体会观赏色彩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学生心情放松,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对审美的感性认识。另外,我为了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画展,参观市里的博物馆,看民间的艺术展览等等,让学生欣赏人类创造的美,以及美对生活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美的生活与创造之中,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

2 在欣赏课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术课中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中职生通过美的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美术欣赏课的讲授过程,老师不仅仅要讲授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尽量舒其“情”,增其“趣”,提高审美意识,发展其创造力。例如:在讲《图案的欣赏》这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让他们逐一欣赏,在欣赏观察中逐一分类,大家其乐融融,很快对图案有了初步的认识,从鉴赏中认识到图案的制作工艺和表现手法以及在生活中应用。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多感官的欣赏,学生的鉴赏能力大大提高。

在美术的课堂中,我还利用艺术品实物的欣赏来增加学生的鉴赏美,例如在学生剪纸这节课时,由于现代学生对民间的这种艺术认识较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不甚了解,如果只从字面上对学生讲解,是很枯燥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这种方式,用剪好纸帖满教室的玻璃,门上贴着飘动的长条剪纸,墙壁上贴着各种剪纸作品,然后播放了一些优美的钢琴曲,学生感受了民间的艺术魅力,身临其境,从而提升审美能力。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课堂效果很好。

3 利用课堂内外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社会以及家庭都是美术教育中发现美的广阔天地。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春游,去野外写生,这些都是学生发现美的好形式。我经常把一些课内不好解决的问题放到课外去解决,比如讲到国画这部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接触国画这个领域,我便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我们市里的装裱公司,那里的国画琳琅满目,学生一走进这个公司就被作品吸引住了,例如当我们看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时候,作者观察之深入具体,通过画中描绘的以桥为中心的两岸的车船运输、商业贸易活动以及城门内外的街道、店铺、车水马龙景象,反应了当时的社会情态,他这种审美和社会情节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因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边参观边讨论,对祖国的艺术油然而生敬意。当我在讲授“书籍封面设计”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先带领学生参观了我们校园的图书馆,组织学生用心去观察,后来我们又参观市里的书店,以书店为课堂,学生仿佛进入了书的海洋,各类书籍封面,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他们发现美的热情。

发现美能力的提高除了拓宽空间之外,我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现方法,首先要学会有目的的,整体的发现事物,不要被一些艳丽的外形迷惑,而要发现整体。其次要学会对比和比较,引导全面观察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分析比较事物,扑捉事物特点的能力,不会比较,就不可能细致区分事物的属性和特点。例如:像向日葵花盘的画法,就要发现他们的细微差别,要求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细微之处表现出来,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就各有不同了。第三要学会发现细节,认真观察向日葵实物之后,再观察著名画家梵高的《向日葵》,通过提问学生,如梵高的作品感觉怎样?什么色调来表现呢?向哪个方向生长等等。引导学生再次分析比较,进而学会发现美,用自己的眼睛去体验美,表现生活中的美。

4 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是美的结晶,作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重要途径的美术课,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积极的体现美,创造美。

学生具有了深刻感受力的同时,挥发一定的想象力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设想,并逐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天生想象力丰富,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我带领学生在花园打扫卫生时,把扫的各种各样树叶,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拼贴到教室的后墙,他们用一片片树叶组成一棵树,后来组成一片森林,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的成就感不言而喻,把剩下的树叶,同学们都做起了小的拼贴画,在本子上各种各样的风景出来了,同学们个个都被自己的创造能力震撼了,我给与每个同学肯定和赞扬,学生们情绪高涨,创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了。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让孩子们把一件事物引发各种各样的创想,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使他们画画独具一格。在欣赏课,手工课,我也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去做,不要以老师为标准,而是看谁的创意独特。通过想象,我发现孩子们的审美提高了;通过想象,我和学生共同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

以上述四个方面为内容的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为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参考文献

[1] 郑欲晓.论基础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2] 李茂昌.中国美术简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长山堡井柱桥设计例证分析 下一篇:浅谈初中生物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