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度人物评选读者点评

时间:2022-10-14 11:08:04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标准:推动中国进步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俞可平

一篇《民主是个好东西》让俞可平在这个“十七大之年”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政治学者。而此文所引发的激辩也在各界发酵并最终扩散于公众。过去30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用恰到好处的语言和智慧阐释民主,才能突破或者绕过旧有意识的藩篱,推动中国政治进步。

■俞可平的意义不是他推动了什么,而是他释放了一种信号,尝试民主表达的空间。民主是一种理念、制度还是表达技巧?俞可平更多体现的还是表达的智慧。当然,这也有助于引发人们对民主本身的思考。(江苏常州bao_lxyang)

■民主是个好东西,这话固然动听,但在2007,仍然只停留在口号和口水层面。俞可平是所谓的智囊,也仅仅是个智囊,对于他的话的意义,我们是不是有点听风是雨、过度阐释了?(风一样的篮子)

吴苹

被喻为“史上最牛钉子户”,她孤身立于废墟之上的形象,在这一年深入人心。凭借法律与个人精明,吴苹对阵房产开发商,成为捍卫个人财产权的鲜明代表。

“我是公民,不是刁民”,她敢于挑战公权力的执拗,突破了社会底层习惯隐忍的集体性格。

■我选吴苹。钉子户事件是孑孑小民与强大政府的博弈,它预示着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的崛起。(浙江舟山孙宇)

■吴苹的胜利中,媒体的介入,这一公器的力量和喉舌的权威,足以压垮任何强悍的地方官。吴苹的胜利并非来自精明,也非来自法律,而是强大的舆论外援,这一点,并不值得我们欢呼和自豪。(闻声)

“打虎网民”

由“打虎网民”层层推进的“华南虎照片事件”,是一次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与参与的尝试。它依托的是来自民间的自发力量和网络平台。它昭示着中国民众并不缺乏权利意识与求真精神。这一监督实践以证伪“周正龙野生华南虎照”为内容,指向的却是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政府诚信、官员德行、专家操守以及媒体责任。

■打虎这件事,展现了国人的求真精神,彰显网络已经成为“第五种权力”。(济南黄鸣)

■耗费这么大的力量,只是揭穿一个谎言,这种成本与收益不合算。(陈夏红)

■纸老虎被捅破,网友的努力功不可没。但这只是自发的娱乐行为。互联网时代,我们有理由为相对通畅的民意表达庆幸,但也没有必要狂欢,因为网络不是万能的,民意不是万能的。(李志题)

孟氏兄弟

在几无外援的情况下,这对兄弟依靠简单的工具和双手,经过130多小时的挖道,从死寂漆黑的矿井下自救逃生。他们的生还奇迹表现了个体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也让来自政府的救援者汗颜。

■我向孟氏兄弟致敬!他们用生命交代了生命的意义,代表今年所有在矿难中死去的兄弟们。虽然这个数量越大越显得无力。但孟氏兄弟提醒我们,自救才得救。虽然有时希望很渺茫,但仍然值得追求。(广西南宁莫伟)

■他们的存活和带给政府的“小尴尬”,有着极大的偶然性,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上天”给了他们幸运,他们身上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消极色彩。而值得我们期望的一个社会,应该是积极的,自主的,而不应该将某种偶然性的“活着”,演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符号。(赵继成)

马云

被称为亚洲下一个比尔・盖茨。他率先寻找中国互联网的推动力量,将目光投向东部沿海的草根企业,创立阿里巴巴为他们寻找财富宝藏。在诚信缺失的环境下,他帮助商人们在网络社区相互信任。也正是他所服务的2500万中小企业,推动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

■马云公司上市,代表国际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同。许多年前他就是中国互联网业的大哥了。由于种种因素,现在才能上市,这份坚持令人敬佩。他搞的电子商务,为用户提供方便,降低成本,对中国互联网业的健康开放发展,有重要示范作用。(香港杨至廉)

■即使真有一天马云在金钱数量的拥有上等同甚至超过盖茨,却难以保证他在当前的制度和社会氛围中一定会拥有和盖茨同样的慈善精神和公益心。(竹林长啸)

肖扬

他是以司法改革著称的“改革院长”,其任内的十年司法改革,虽褒贬不一,却成效显著。仅2007年收回死刑核准权一项,就足以令其载入中国司法史册。如今,他即将卸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职,但他的改革意识与开明态度,对任何继任者,都是一笔值得继承的财富。

■如果我们还能冷静地看到这个时代在变革方面的艰难,就会对他在体制内推动进步的勇气和成效表示由衷的赞叹。肖扬代表了执政者自省的力量,这种力量恰恰是目前中国最需要且稀缺的“要素”。(澳大利亚悉尼闻声)

■中国的司法改革以法院、检察、公安、人大等机构的权力配置为内容,可谓“牵一发而动”。零敲碎打的法院改革虽然“成效显著”,却未能触及到“司法体制”的层面。(王云帆)

李安

一部《色・戒》把李安拍得心力交瘁,同时也让他在三年里两夺威尼斯金狮奖。

李安的导演生涯因为《色・戒》达到了新的高峰,李安也因为《色・戒》拓展了世界华人电影新的疆域。海内外对《色,戒》的讨论逐渐升温。《色・戒》毫无疑问是今年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我一直都喜欢李安,他的每部电影我都喜欢,他是中国目前硕果仅存的,能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得很好,再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的人都明白的导演。(上海杨天赐)

■这一年,李安之所以成为李安,《色・戒》之所以成为《色・戒》,普通观众最饶有兴味的话题,不是有多少文化内涵,而是色了多少,戒了多少。(小李)

万钢

他是几十年来第一位非中共党员的“内阁部长”。公众除了对其任命“政治上的关心”外,对他的工作也寄予厚望。而万钢显然不是激进的改革者,他上任之初即强调“没有共识就不会有成功的变革”,也许这种哲学,更利于这位新部长处理中国科技领域的难题。

■我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同济的校长相对比较务实。我选我们的前校长万钢。(上海张伸)

■权力的二元运行体制,让这位党外部长的实质意涵更多地只具象征意味。也许在党政严格分开后,政府高官中的党外人士才会更引人注目。(王琳)

“许三多”

从一个自卑木讷的农村孩子,成长为坚忍不拔的兵中之王。许三多思考不多,但坚持本心,以不抛弃不放弃之精神做着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复杂的事物往往折服于最单纯的本质。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主人公许三多,一个虚拟人物的真实存在,一个浮躁社会的强烈对照,与成败无关,与信仰、真诚和“好好活”的态度有关。

■往年年度人物都是大人物,“许三多”是个小人物。“许三多”的故事很像一个美国好莱坞的故事,我虽然谈不上喜欢好莱坞,但那种底层人凭着勇气和机遇奋斗而成功的现象还是令人赞赏。中国人不缺勇气,但过去很难有这样的机遇。这个奇迹说明当今中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变化了,但人们还局限于多年的传统,没能利用这种变化实现自己的梦想。(北京汪家明)

■他不过是多数底层人一种无法摆脱现实的安慰。深度远不如当年刘震云的《新兵连》。新兵连也是写河南农民当兵的故事,那是场悲剧,被生活无情地吞噬了。但多数人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大家喜欢许三多,是底层人中的心理。(十年砍柴)

黑砖窑奴工之母亲群体

她们是山西黑砖窑奴工所有至亲的代表。这是一群最平凡的百姓,以最无奈的奔波方式,揭开了一场最骇人听闻的人性罪恶,也引发了本年度最激烈的举国声讨。她们以呐喊对抗官场冷漠,用亲情嘲讽世态凉薄。至今她们仍无法停步,因为悲剧还没有真正结束。

■我选母亲群体。因为:第一,她们的群体是如此庞大,而且还在继续庞大中;第二,她们的声音如此微弱,而且明年也许仍然微弱;此外,刚刚在洪洞发生的一切,让我不可能作其他选择。(温哥华mkzhai)

■在洪洞上空弥漫着的中世纪黑云中,这群母亲是在很偶然的状况下被阳光撞了一下腰。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在那黑云之下,究竟还有多少母亲在注定无望地坚守,更不知道这片黑云究竟将飘向何方。如果为了警醒世人,应当选择那些悲剧的制造者、掩饰者以及捍卫者,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或许将更清楚地看到残酷的基因图谱和生物病理。(闻声)

(摘自《南方周末》)

上一篇:经济学内和经济学外 下一篇:战略家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