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商业模式“心结”?

时间:2022-10-14 11:07:49

微博的商业模式“心结”?

当下种种微博营销的尝试,还仅仅是微博未来盈利规模的冰山一角,前方还有无数的点需要去开拓,新浪要打造的微博第三方开放平台就是其中一个。

微博火了,微博经济如何凸显?尽管国内外都尚未找到微博盈利的有效途径,但是微博的商业价值已经是毋庸置疑,如前段时间的周鸿t水漫金山无疑就是一次成功的微博营销。同时,成功的微博营销也绝对离不开成型的产品、成熟的用户和开放的企业。

微博的商业价值究竟应该如何挖掘,微博的盈利模式应该如何开拓,这都是摆在眼前很现实的问题,面对着极具市场潜力的硕大蛋糕却无从下口,终究还是让一些人难以排解眼下的饥饿。与门户微博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情况不同,中国较早的一批独立微博网站如做啥网等,大多由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已决定转让网站。

商业价值的“迷宫”

没错,微博就是一个大家都肯定它拥有着巨大商业价值,但又难以估算出其商业价值究竟有多大,也说不出应该如何充分运用这种商业价值来盈利。于是,四大门户没有一家敢轻言放弃微博,也出现了很多门户微博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情况。

新浪微博方面认为,“作为关系类产品,微博有着比以往IM、博客、SNS等都更贴近用户需求,及更便捷使用的产品特性。微博带给新浪的核心价值是改变人们以往认为新浪缺乏竞争产品的观念,同时也为新浪带来大量更多年轻用户。”的确,以往新浪老龄化、精英化的用户特征明显,而微博产品的出现无疑很直接地带给新浪很多年轻用户,丰富了新浪的用户年龄构成。

具体言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即时通讯时代是有限的;在博客时代是纵向沟通,广泛横向扩散式的传播则无法达到;在SNS时代则封闭局限在有限空间内。而微博则可以通过实时转发信息、互相评论,达到最大范围的沟通。同时,140字数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写作门槛,让更多草根阶层加入到微博当中。

虽然微博拥有的特性让它所能代表的商业价值巨大,但我们也看到四大门户对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和发现这种商业价值的过程。

对微博产品而言,新浪的开发意识较早,其他门户则都按兵不动,而当新浪微博用户量已经直达千万时,庞大的用户群触动了同业门户竞争者的神经,自2010年伊始都纷纷加入微博阵营。

搜狐微博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搜狐CEO张朝阳曾表示:“微博是一项标志性配置,搜狐肯定会做。”虽然搜狐扬言称尝试将搜狐各产品线,如博客、社区、搜狐焦点、校友录等产品打通,进一步发挥搜狐矩阵优势。但搜狐微博却在“微博只是标配”的落后意识下,自始至终都沦为平庸。近日张朝阳觉悟,要亲自主抓微博,向新浪宣战。不论结果如何,都显现了微博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渐被高度重视起来。

腾讯则涉足微博更早,腾讯滔滔就是充分意识到微博和QQ平台打通将产生的巨大效益所开发的产品,但为学习当前市场主流微博产品,腾讯不惜滔滔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从界面到微博运作方式,和新浪微博差异并不大,但与网易邮箱关联是其一大特色,同时微博与网易有道实时搜索、网易LBS产品网易八方的关联或帮助其差异化中求生存,甚至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

因此,无论如何微博都将催生新的商业价值,使得各大门户网站不敢掉以轻心。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微博的商业价值体现在危机公关方面。微博的出现让企业或政府的危机公关成本变得更低,相反危机的处理效率却得到很大的提高,产生的效果也不错。

在舆论与炒作方面,微博的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如在2010年站长年会上,360的CEO周鸿t说了这样一句话:“金山的市值跌了40多个亿,我发了40条微博,一条微博1500万,贼有价值。”而这体现的就是微博的舆论价值。同时,现在互联网上,很多名人的成名方式就是利用舆论进行炒作,经过轮番的炒作,为众人所熟知和传播,虽然争议颇多,但是名人却在争议中受到更多关注,拥有更多眼球效应。此外,通过与新浪微博合作,原本不为众人熟知的4399游戏董事长蔡文胜,连同他的公司一并成为了微博上引人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充分利用微博营销价值的案例。

同时,微博体现在网络推广方面的商业价值巨大。微博的出现让网络推广师多了一个很好的网络推广平台。微博刚出现时,很多网络推广大师就已经认识到其蕴含的价值,这些价值与传统的博客、论坛相比拥有很大的优势。只要微博主用有庞大的听众群体,其推广任何东西都会变得轻而易举,因为他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会被成千上万人看到,而这成千上万的人中又会有一部分去转播、评论这段话,甚至根据这段话去打开相应的链接。

通过微博的软性方式传递商业信息,将会比硬性广告产生更良好的传播效果。目前,戴尔、东航、欧莱雅等公司都已经在新浪平台上注册账户并信息。虽然这类传播目前仍以媒介形式为主,并没有带来直接的规模收入。但随着微博用户量的剧增,以及和手机、电子邮件的结合,其商业价值不可小觑。在Twitter平台上,已经可以实现和电子商务直接合作。

微博是一种新的技术,也是新的通讯平台,以后将和QQ一样普及和强大。微博是互联网级别的沟通工具,需要互联互通。或许门户还未意识到,微博其实是比门户本身还要大的生意,如果门户仅仅是把微博当作一个标配,则很直接地制约了其发展的空间。

成长的烦恼:盈利模式

因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即使是Twitter也尚未找到有效的赢利途径,因此中国微博的商业价值也只能用温火来慢慢地烧。

对于微博的盈利模式,新浪微博除了考虑广告收益、平台收益,也会借助于微博这一平台的传播效果,开展类似于诺基亚N8这样的活动营销。新浪方面表示,虽然新浪微博也还在通过一个个合作案例来探索商业模式,但未来的盈利肯定要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其实双赢的模式都已日渐变得捉襟见肘,因为网站和企业之间的双赢如果不考虑到让用户也从中得实惠、有利赢取的话,用户也终将对这种俗套的联合宣传和推广行为说“不”。未来,只有考虑让产业链上更多的方面的组织或群体都从中受益,才能让这个利益链条更加持久的运转。

不过,成功的微博营销离不开成型的产品、成熟的用户、开放的企业。在微博商业背景下,新浪微博将起到一个平台的作用,开放式企业会将新浪微博当成一个营销平台,在上面不同的营销信息,吸引用户的关注;对用户而言,新浪微博是一个信息获取和传播平台,他们将在新浪微博上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还会向自己的好友进行推荐。

目前已有几千家企业获得新浪认证,覆盖了汽车、餐饮休闲、影视娱乐、购物商城等30多个行业,包括伊利、中粮、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大型企业,都在尝试最新的微博营销方式,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随着新浪微博用户规模的增多以及功能的不断完善,通过新浪微博进行营销将成为企业营销的一种常态。

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告诉《互联网周刊》,“目前,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完善产品,提高用户体验。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微博商业化计划,但在近两年内,新浪微博不会考虑盈利的事。在我们看来,盈利要基于一定的用户基础,当新浪微博用户数能够覆盖近半数的中国网民(即发展到两亿用户)时,新浪可能会去考虑盈利,这个数字只是预估,实现起来不难,新浪微博有着更大的目标。”

虽然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时间,但是离真正的爆发期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当下种种微博营销的尝试,还仅仅是微博未来盈利规模的冰山一角,前方还有无数的点需要去开拓,新浪要打造的微博第三方开放平台就是其中一个。

上一篇:百度有啊:电子商务的“生活”进化 下一篇:度中国网络广告公司技术类单项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