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14 10:12:48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对高中化学进行教学改革是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都要面临的挑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06-02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基础的教学,并且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目的,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且更加具有弹性,在达到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的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化学”的目标。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不仅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当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能会出现很多种方案,究竟哪一种更加合理、有效,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勇于向他人挑战,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又能有效提高对知识的构建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煤和石油的知识时,首先向学生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一些举措等;又如可以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等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又源于生活。

三、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单调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而现代多媒体声画并茂的教学特点,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中抽象的、微观的概念或过程的描述,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这种耳闻目睹、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作用,有助于在教学中弥补学生的经验不足。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再现性,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这种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以更加新颖独特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题,形成独特的个性,从而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同时在教学中,如果老师有效的运用了课堂提问,还能掌握课堂活动的主动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给予学生评价,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与鼓励,促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飞跃性发展,最终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提供对客观世界的最一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新课标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中提出,要使学生认识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化学中的运动观教育

化学中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以“运动的观点”观察和理解各种化学变化。如讲到原子结构内容时,可以联系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情况;讲到“电解质溶液”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当学到“物质的溶解与扩散”、“化学平衡”?、“盐的水解”等内容时都可以渗透物质是运动的,以及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化学中的对立统一观的教育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在高中教材中,不管是必修课本还是选修课本都蕴藏着对立统一规律。例如在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这节中,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

3、化学中量变到质变规律的教育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质变规律在化学领域里表现的特别普遍和明显,而且形式多样。例如在《元素周期律》这一节中,对于第三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数次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利用化学教学,在相关的知识点渗透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想方法,又可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演绎、推理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桂启,孙扬眉.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教学,2012,(13)

[2]连英平.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13,(6)

[3]任秋芬.浅议如何对高中化学进行有效教学[J].教育科学,2012,(10)

[4]周志强.论化学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J].老区建设,2010,(16)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困境及改革措施思考 下一篇:试论“三江源”学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