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策略

时间:2022-10-14 10:11:30

浅析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策略

摘要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必须运用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下几种方法是笔者在平时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思维方法 训练策略

一、巧妙设疑法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而思考的源头就在于“疑”。疑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和启迪剂。只有存在疑,思维才会开启,也才会应运而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巧设疑难,触发思维。如我在教授《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书上有这样一句“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那么可笑。”写出了斯科特上校痛苦、沮丧的心情。我适时地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作家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呢?这一问题,就像沉静的水面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了学生的思维心扉。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更长久的思考。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作为教师仅仅会设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怀疑思维因素”的培养,使他们敢于对人们常见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通过比较开启思维

比较应该是开启确定对象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我们每个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辨别真伪,见识好坏,就要进行比较。实际上,比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按照学习的范围分类,可以是中外比较、古今比较。按照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是题材比较、主题比较、写作艺术手法比较。按照学习的方法分类,可以是课文之间比较、课文与同类课文比较、单元与单元比较等。如我在讲授《最后一课》时,在分析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前和上课后的变化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最后一课上课时和平日上课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就是:通过对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小弗朗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主题,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三、推根究底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语言现象认识思维实质的思维方法,或者说就是从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去认识它所揭示的思想本质,或者从个别的人物事件中去认识它所代表的普遍意义。如《社戏》一文,作者通过在平桥村度假生活、看戏前风波、月下航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看戏风波几个片段部分描写了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找出书中看戏带给孩子们感受的语句,学生很多找出“看的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等语句。再找出豆是怎样煮的――仅仅只是有盐。我让学生思考:结尾处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的表面写的是看戏,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作者并非是停留在表面看戏和吃豆,而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地探究下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叙事的纵向思维的能力也颇有裨益。

四、分析解剖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文章或问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者把整体个别方面、个别特性像抽丝剥茧一样区分出来的思维方法。可以包括事物变化发展的起因、条件、发展、过程、结果,所涉及的方面,以及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结构、段落、详写、略写、过渡、照应等。如《背影》一课,通过分析解剖,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篇散文描写父子之间的感情,我们可以用四个四来提炼概括:四写背影、四次话别、四次“看”父、四次落泪。这样,对于文章的主脉结构,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也更容易理解父亲那种深沉的父爱。再如我在教授《变色龙》的时候,一改以往以“点评”式或“串讲”式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因为我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剖课文的时候,发现课文竟是以“一二三四五六”六个数字来构思全文,层层递进的。即:一次环境描写;两次写围观群众;三次提到俄国的法律;四次写到军大衣;五次变色;六次关于小狗身份的判定。这样抽丝剥茧,既使学生容易把握文章的结构,也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以上这几种思维训练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思维训练时也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有机有序地结合或穿行。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只有将思维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上一篇:基于扎根理论―统计方法―信息熵的民生工程建... 下一篇: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