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在词法层面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10:01:37

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在词法层面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以贾尔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为例,从词法层面对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译本中中国古代军事术语的翻译研究,本文试图说明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交际与语义翻译;军事术语;贾尔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49-01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的兵书经典,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具有久远的世界性影响。至二十世纪末期,《孙子兵法》的主要英译本已逾十六种之多,其中尤以贾尔斯(Lionel Giles)的英译本引人注目,在忠实于原作和军事思想再现上做出了开创性和基础性的贡献。

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他本人认为,这是他在一般翻译理论领域所做出的主要成就。纽马克指出:交际翻译倾向于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作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而语义翻译倾向于再现原作者在源语的句法与语义规范中所表达的语境意义,更忠实于源语文化和原作者;交际与语义翻译缩小了诸如直译与意译、异译与归译所造成的对源语和目的语侧重程度的差距。

从词法层面分析,贾尔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在中国古代军事术语上很好地体现了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的应用。

由于中国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独特性,现代中国人对其中的许多军事术语越来越陌生,更不用说讲英语的外国人了。在某种程度上,要弄清楚象古代兵器、战略战术和自然环境等军事术语的真正意思,必须做大量的文献参考工作。贾尔斯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手法。

一、古代兵器用语

例1屈力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作战篇》)

例句中,贾尔斯把“甲”、“胄”、“矢”、“弩”、“戟”、“”、“蔽橹”分别译为“breast-plates”、“helmets”、“arrows”、“bows”、“spears”、“shields”、“protective mantlets”(贾尔斯,1993: 11)。

其中,文言文里“胄”、 “矢”、 “弩”、“”的含义与英语中的“helmets”、“arrows”、“bows”、“shields”的含义很接近,所以,不用考虑使用交际翻译方法还是语义翻译方法,因为此处,两者是重合的。

汉语中的“甲”、“戟”、“蔽橹”与英语中的“breast-plates”、“spears”、“protective mantlets”在语义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但是,贾尔斯根据自己对汉语军事文化的理解,采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放弃对源语词的精确意义,选择了与源语有一定程度相似性的译语读者更为熟悉的语言,更多地考虑了译文对译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二、战略战术用语

例2 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势篇》)

此处,“奇正”在贾尔斯的英译本中的译文是“manoeuvres direct and indirect”(贾尔斯,1993: 27),这种英语表达与汉语表达具有很大的接近性,都表达了军事战术的思想,所以,避开了交际翻译方法与语义翻译方法的区别之辨,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例3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未战而庙算少者,得算少也。(《计篇》)

原文中的“庙算”,贾尔斯译作“makes many calculations in his temple”(贾尔斯,1993: 7),这是一种字面翻译,可以归属于语义翻译方法的范畴,虽然简单,但是译语读者很难轻松地了解到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有通过自己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最终弄明白这种古代战术方法。

三、自然环境用语

例4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计篇》)

贾尔斯把原句中的“阴阳”译为“night and day”(贾尔斯,1993: 3),实在是“简”得有理。中国古代文言文中“阴阳”的含义远远超过英语中的“night and day”,但是为了实现译文对译语读者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的效果相当,贾尔斯采用了交际翻译方法,对源语含义只取一面,从而使译文简单明了。

例5 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火攻篇》)

例句中,“箕”、“壁”、“翼”、“轸|”是指月亮所在的四个星相位置,表示四个不同的时辰。贾尔斯对源语进行了语义翻译,将之译作“constellations of the Sieve, the Wall, the Wing or the Crossbar”(贾尔斯,1993: 89),保持了对源语文化和原作者的忠实。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非常灵活,对于一篇文本而言,并没有绝对的交际翻译或者语义翻译的区分,两者往往显隐交替,相彰而行。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贾尔斯(英),译程郁,张和声(校注,今译).《孙子兵法》[M].湖南出版社,1993.

[3]廖丽,程林.从历时角度分析《孙子兵法》中词义的演变及其英译[J].科技英语学习,2009(12).

[4]马连湘,孟娇.《孙子兵法》军事用语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上一篇: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北京一夜》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