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传统美术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2-10-14 10:00:26

调整传统美术的学习方法

传统美术学习以兴趣为主导,从探索来入手,可是我们国家并未涌现特别杰出的美术人才。为什么?当然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历史总结出来的美术学习方法的是错误的,但是在新时期文化快速变革的环境下,应该与时俱进,对原有的传统方法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下是笔者在从事多年的美术教育中,归纳的一些想法。

传统的美术学习方法重在“学”,过于注重美术的技能训练,而缺少思考。例如:许多学生,素描学了好多年,惯性认为素描就是明暗素描中的石膏像与真人头像,如果是让他画点别的,他就会一筹莫展,这就是美术学习僵化的美术训练所带来的后果。什么是美术?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创造是美术重要的特点。思一般是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思到极致就会产生创造,思到极致必然会对常识(包括科学常识在内)进行解构或颠覆(科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建立,如果没有对常识的颠覆或解构,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美术学习,需要不断的思考艺术的本质,在构思构图、感受色彩、外溢情感意愿、表现风格形式过程中完成创作。在这种学习方法的培养下,学生才会提高兴趣、增加灵感,逐渐成长,由“匠”变“师”。这时,美术绘画的技能也就是一种手段,仅仅起到辅助作用罢了。

在传统观察学习方法基础上赋予新的过程。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因此在美术学习中更是离不开观察。我们只有自觉地去观察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才可能才思泉涌。传统的观察过程包括以下几步:第一步是明确观察目的,抓住所观察事物的特点,使之生动的体现在画面上;第二步是端正观察的态度。达・芬奇画蛋时,经过了无数次的细致观察终于画出具有细节特征的形象;第三步是通过多角度、全方面的提炼,得出结论。除了这三个步骤以外,还应增加观察前――阅读观察对象的资料和观察后――对象各部分比较、对象间的比较两个过程。例如:要观察墨加水之后在宣纸上会出现层次丰富的晕染现象,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物理变化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结论后还要做不同宣纸的晕染比较,其他美术用纸绘画时的晕染特点比较等等,这两个过程既可以看作是美术知识的积累,又可作为艺术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从学习方法本身来说,是科学的、有持续性发展的。

美术创作是美术学习一个里程碑式的过渡。美术创作是指在美术领域内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分析来制作视觉艺术作品的行为,是与复制、临摹相对的。如何做好美术创作?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并且从来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总结出令大众都信服的经验。在这里,笔者仅仅谈一下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一个是题材问题,人的思想脉络,是四通八达、互相联系的。不同的精神营养,也是互相补充、互相化合,人的思想往往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创作者把立场观点寓藏在作品之中,只能意会其观点正误,不能评判作品的是非优劣,当然也不能以此为根据评价该作者的好坏。这点应该引起重视;第二点是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的问题。但具体如何应用?由于简短的词句不能充分表述较深的内容,容易令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失去作为指导作用。美术创作者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拿来主义,直接借鉴过来,相互嫁接”;第三个问题是深入生活问题。深入生活,应该包括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深入到人的情感世界中去。画家当然不能离开眼睛,可是单凭眼睛是看不出、也画不出精品的。视觉感受如果脱离理性认识的引导,就无法进入人们心灵的堂奥。不带感彩的作品也是无法打动欣赏者的情感的。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参与批评和被批评。美术工作者往往在创作中沉浸在自我情感世界中,这样有助于把自己最升华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这样的作品最真实、也最有内涵。但是人的思想是综合的、思辨的、能动的、成长的,若想自己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姿、宽阔包容,必须要参与社会生活中去,同时要了解他人的情感世界。最快捷、最科学的成长方法就是参与美术作品的批评与被批评交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交互更加方便,每位美术工作者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别人的经验、同时也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传达给他人。这样既弥补了美术作品的极端,也避免了美术工作者的情感走极端。美术批评是去对作品进行评判比较,客观的从技法和表现上评价得与失。有批评声音,美术水平才能进步。

美术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作品应当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质,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健康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独特的审美方式作用于大众的精神世界。那么,美术学习就是要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着手。具备了这种学习态度,那么它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才有更广阔的生存环境。

在具备美术基础之后,把美术作为一种设计学科来学习。美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很多应用领域有很深层的价值。如果能在艺术水平更高层次追求过程中,把美术与应用学科相结合,这无论是对美术水平也好还是应用学科都将得到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例如:建筑与美术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具有巨大容积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为满足人类不同的审美需要而具有不同程度艺术感染力的造型艺术作品。所以,建筑可以看作是一种创造空间形态的造型艺术。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杰出的建筑大师,他们的美术成就同样也让人仰止。梁思成认为“建筑即艺术”,林徽因的建筑设计作品更是带有淡雅明快、清新空灵的水彩画的意境。再如,现代的工业生产离不开工业设计,所谓的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其理念是“在符合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兼具特色”。工业设计的内涵元素包括:材质、色彩、肌理,每一项元素都离不开美术基础。美术作为一种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个细节,同样,利用美术做设计,通过设计学美术也必将导致二者互补互利、共同提高。

在我们国家,美术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和具体实践。并且我国有几千年的美术文化底蕴,中华儿女心中无限的向往美好,也愿意用美术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愿望。怎么学?如何学好?怎样才是正确的美的表达?这些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应该是整个社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公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中央美术学院学科发展调研讨论中的发言 美术研究[M].北京.2009.3.

[2]杨墨生.批评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 [J].美术观察.2010.

[3]张晓涧等.关于传统科学价值观下美术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反思[J].贵州大学学报.贵州 2009-2.

[4]解荣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学院美术创作 [M].美术大观. 2009.5.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课程设计”,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