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研究

时间:2022-10-14 09:38:45

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小学生以创新能力为主的各种必备能力。尽管当下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有了明显的进步,针对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法层出不穷。但是面对数学这一抽象学科,如何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所在。本文主要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小学数学;合情推理

纵观数学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数学是一门逻辑推理和命题演算结合的学科。数学学科抽象而严密,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高强度的运算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教师必须寻求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创设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环节

教师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在小学数学授课之前,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安排所学知识。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应当如何思考并进一步推理求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数学内容时,首先要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在工厂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生产出了几种三角形的模具,我们如何计算这些模具的面积呢?备课环节一定要设置好实际问题,并且根据实际问题安排合适的引导和鼓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推理,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紧扣问题解决,以各种教学手段和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对于新奇的事物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模式和手段,尽量还原生活实景,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觉到推理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以将古人发明勾股定理的场景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还原,这一生活场景的还原往往能够帮助学生自己推断并论证所学知识,在达到学习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几何学习中运用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教师在习题课的辅导与评价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讲解推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培养推理能力的方法

教师教育学生不单单是教给学生简单的知识,最为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在上习题课的时候,教师要用和善、鼓励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授给学生一些自我锻炼推理能力的方法,比如拼图法、观察法、逆向思维法等各种数学习题训练中常运用的方法。例如:教师在上习题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提一些寻找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动脑并付诸实践,将自己的推理与同学分享,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四、教师要注意研究小学数学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虽然简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概率知识都包含在内,因此每一部分内容都可以设置一定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在讲授统计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实际问题:为筹备新年联欢晚会,什么样的节目才能最受欢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步骤:(1)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节目进行调查;(2)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3)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节目。这个过程合情推理,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教师要在每一个数学知识的板块中穿插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降低数学的抽象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了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来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几个大方面的手段和方法。无论教学理论多么精准到位,也需要教师不断实践-总结-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才能构筑欢快和谐、严谨求实的数学课堂,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推理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奠定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为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和数学成绩的提高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翁龙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研(数学),2003,(10).

[4]王燕燕.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研(数学),2003,(30).

上一篇:企业信用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