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中的“买路钱”

时间:2022-10-14 08:55:55

动力学中的“买路钱”

大量的物理问题,既需深入地进行推导运算,又需浅出地进行定性的判断,尤其是对那些不易直接感知的规律,可以借助于想象而在头脑中构思成形象化的东西,从而对这些规律有更深刻却又更直观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应用这些“东西”去解决问题。

一、一些不好解释的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一般是用惯性的理论去解释,但学生很不愿意接受,本文试图通过引进“留下买路钱”的观点,对含上述问题的一系列动力学现象进行讨论和解释。

二、一个基本现象――消耗与抵消

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反之,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之后,力又哪里去了呢?可以认为,力已被物体消耗了。但被消耗掉的力往往可能是物体所受的某个力或某个分力,而其他的力或分力却是相互抵消的。

水平面上向右加速运动的小车中,稳定后,细线对球的拉力T的分力Ty=mg被重力所抵消,另一个分力Tx=ma则因产生加速度而被消耗了。

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则据牛二定律可得:F=μmg+ma,在这里可以把拉力F视为由F1=μmg和F2=ma的两个分力组成,其中F1与摩擦力相抵消,F2因产生加速度而被消耗。

从以上两例可看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部分可能被某些力所抵消,部分可能因产生加速度而被消耗,而被消耗的力的大小总是为ma。

三、一个重要推论――留下买路钱

2.应用

水平地面上有n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加速运动,求第3块对第4块的作用力F34。

应用二:如前面的问题一中,可先设试管中无气泡,并把管中的水视为许多从左到右排列的水柱组成,如图9,则各水柱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左到右依次减小,若有气泡,则气泡的左端所受的压力必大于右端所受的压力,故气泡将右移。

同理,在问题二中,密闭车厢内的空气和氢气球就像问题一中的水和气泡,氢气球左侧所受的压力必大于右侧所受的压力,所以氢气球将向右偏。

应用三:问题三中,若缓慢增大拉力F时,细线断前厚书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加速度,也就不消耗力,F将大小不变地传至OA细线上,故OA线将先断,当猛拽AB线时,拉力F的大小若已超过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时,则AB线将被拉断,而厚书因此也获得向下的加速度,由于厚书的质量较大,其消耗的力ma也就较大,传至OA线的拉力已大为减小,故OA线可以不断。

同理,在问题四中,大石板的质量只要适当地大些,就可以大大减小对人的冲击力,人当然可以安然无恙。

3.拓展应用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相等的A、B两物体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的作用下,先后沿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加速运动,则三种情况中弹簧的长度大小关系如何?

质量为m的木块从上表面光滑、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滑下,若斜面体始终不动,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分析: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把a分解为ax和ay,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有向下的ay,故将消耗掉may的力,对m和M系统而言,对地的压力必为(M+m)g-may=Mg+mgcos2θ,这个结论也可以用超重与失重的理论得出。但是在水平方向上,就无法使用超重、失重的理论了。而借用抵消与消耗的观点,则可认为:在水平方向由于有ax,木块需要消耗max=mgsinθcosθ的力,而此力最终只能依靠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来提供,因为系统所受的其他力,要么在竖直方向上,要么是系统的内力,都无法提供所需的max的力,可见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应为mgsinθcosθ,方向必与ax同向,即水平向左。

实际上,并非只有上述的问题,而是所有的动力学问题中,且无论是平行于a的方向上,还是垂直于a的方向上,都存在着“留下买路钱”现象,引进“抵消”与“消耗”的观点后,可对许多的动力学问题作出定性的解释,甚至可以迅速地作出定量的判断。为此,笔者斗胆地尝试着把它用于教学之中,效果虽然不错,但不知其科学性如何,真诚地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十中)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 下一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