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绝招

时间:2022-10-09 12:21:13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绝招

有人说习惯成就人生,也有人说习惯决定成败。学生有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其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来了语文习惯的问题,他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说到底是帮助学生学习和使用语文的好习惯。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时间有80%是由时间支配的。在语文学习中,倘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事半功倍,。可见,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那么怎么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笔者把书写练习贯穿于每一教学环节,从字词抄写到写作、答题都严格要求:书写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不写繁体字,不写已经废弃的简化字,力求把字写美观。除对学生高标准要求外,教师在这方面更要做出表率,特别是上课的板书,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应当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钢笔楷书字帖,并坚持每人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练习写字,每周收上来检查,对于写得好的可展览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让大家欣赏学习,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决心,在班内形成写字、练字的氛围。或举行班级书法大赛,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预习课文或者进行课阅读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等,因此常用字典、词典就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解决阅读中生字词的理解问题,还可以帮助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成语,每个成语几乎都概括一个故事,懂得了那个故事,也就掌握了那个成语。凡是能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问题,就一定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要依赖老师,要做到“工具书天天带,遇到问题就翻开”的习惯,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三、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我注意提醒学生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两眼正视黑板或老师;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回答问题要用普通话,声音洪亮,用规范的语言完成答题;做好笔记,善于捕捉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课后及时整理笔记。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四、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面广泛的学生。教学中,我教会学生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去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能拘泥于课本,所以我很注重让学生选择一些有益的课外篇目去阅读,包括中国古典名著、中外名人作品、优秀散文、精品短文,逐步地提高其语文水平。

五、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积累,积累不仅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要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学会积累语言、素材和思想。

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谁占的语言材料多,谁的文字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就强。积累语言就是积累词汇、句子、语段、和篇章。记住一定数量的字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还要记住一定数量的定型的语言材料,所谓“定型的语言材料”就是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的名言警句或文采横溢、生动感人的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些定型的语言材料要记得烂熟,当用到时,它们就会像完整的语言单位流露于口头笔端,不必再加以组织了。

六、养成善于自学和勤于动笔的习惯

教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因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实践证明,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东西点点滴滴牢记在心里,往往更有利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善于自学的习惯不应该等到离开学校之后才去培养,必须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而且越早越好。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阅读时要养成边看边批,随手在书上圈、点、勾、画的习惯;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写出批语;把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或自己比较欣赏的妙词佳句摘录下来。如能坚持下去,养成习惯,语文水平自然会渐渐提高。勤于动笔还表现在写作方面。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下所见所闻所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宁陵县初级中学)

上一篇:动力学中的“买路钱” 下一篇:探究摩擦力大小实验器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