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军队任职教育中的模拟训练

时间:2022-10-14 08:07:34

谈军队任职教育中的模拟训练

【摘要】本文分析了模拟训练在任职教育中的角色,阐述了模拟训练的重要作用及模拟训练中人的培养,探讨了未来模拟训练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模拟训练;任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8-01

1 模拟训练在任职教育中的角色

任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军事职业教育,基本指向是部队岗位需求,基本要求是学员毕业时达到岗位合格标准。任职教育与部队战斗力建设有着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关系。目前许多新装备到部队后形成战斗力周期偏长,作战能力提升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岗位合格标准,部队整体性训练难以有效展开,导致训练水平长期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因此,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的特点、准确把握任职教育的规律已成为加速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出现目前任职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理论教学、模拟训练、实装训练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脱节,其中模拟训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正确认识模拟训练在任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高效的开展模拟训练是部队任职教育关键所在。

2 模拟训练的主要作用

模拟训练提供了实践机会实践性教学是军事指挥人才培养中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知识、能力向素质升华的重要途径。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的教学循环系统。任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而模拟训练则通过它自身的特性提供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2.1 构建了真实的训练环境

模拟训练事实上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仿真,搭建的近乎于实装的训练环境,能够为参训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战场感受是训练模拟的最高要求。逼真的训练环境可以极大的拉近参训人员与实装的距离,提高其训练的主动观能动性,减少未来实装训练的适应期。

而近乎于真实的训练环境,在保证完成常规训练的同时,也能够对一些只有在战争等应急情况下才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科目进行训练,比如潜艇损管进水后潜艇的操纵、潜艇液压失灵下的操纵等等。

2.2 兼顾全局与个体的训练

模拟训练不但可以满足于部队战略战役方面的需求,进行诸如战役编队层面各作战单位的指挥协调攻防演练,同时能够兼顾细到进行每一艘舰艇、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站位的操演与训练。保证了整个模拟训练的全局性与立体性都得到了兼顾。

2.3 良好的便捷性与经济性:

组织部队训练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满足真实性的条件下,同时组织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个岗位进行合练,对方方面面因素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而模拟训练则可以方便快捷,受客观条件限制很小的组织训练,更可以做到随到随练;经过测算,模拟训练与实艇训练的费用比是1:3至1:5,所以,模拟训练可以为训练提供良好的便捷性与极高的性价比。

2.4 解决了前置性与可重复性训练的难题

如果新装备列装部队,由于人员的训练素质不到位而迟迟无法形成战斗力,那是对人民、国家的不负责任。装备列装前的前置训练是一个迫切的需求,也是部队缩短新装备培训周期、跨越式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可重复性则既包括训练设备的可重复性也包括训练的可重复性,模拟训练设备的通用性适用会使得每种设备都可以满足不同型号舰艇的使用,增加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而训练的可重复性则可以帮助参训单位集中攻克各种训练技术要点、难点,强化部队战斗力。

3 模拟训练中人的培养

人的培养是模拟训练的核心,这其中既包括负责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也包括参训学员的任职教育培养。

3.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负责训练与考核,另一部分负责设备维护与科研升级。

因为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苛求于每个教员都是全才,各展所长就即可。

在负责训练和考核的教员的选拔方向上,可借鉴美军院校教员考查和选调的方法,走选取专职教员与从部队抽取专业基础知识牢、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现役军官相结合的道路,改善教师结构。考虑到如果未来一旦训练大面积展开,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缺乏教练员的实际情况,所以可以选取一部分理论功底好、业务精湛的现役军官作为临时教员储备,实现部队与模拟训练的灵活使用。

由于通用性设计思想的采用,模拟训练设备无论维护、升级还是科研、开发,都为负责科研维护的教练员大量的减轻工作量。同时,由于模拟训练设施的集中,也提供了一个研发单位与研发单位之间、研发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研发单位与部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为模拟训练设备的完善、升级、创新提供了最好的支持。这方面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可以围绕小而精的方向来建设,规模不用太大,但是设备维护和抢修能力要强,同时可以加大研制单位工作人员长期驻场的比例,实现教学、训练、研制三者融为一体。

3.2 学员的认证化教育

模拟训练实际上是为参训人员搭建了一个高效的成才平台,而学员满足未来岗位任职需求才是任职教育的的核心。将理论教学、模拟器训练、实艇训练三者有效的衔接,发挥好模拟器训练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的重要途径。而建设大型综合型模拟训练基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将理论教学与模拟器训练整合到一起,实现参训学员理论与模拟器操作的同步进行,而同时借助基地本身的位置优势,零距离的接触实装。

由于模拟训练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部队与参训学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对模拟训练重视不足的问题,借鉴美军的任职教育人员的培训经验,引入操作岗位认证机制。具体做法是将认证分为两个层次:岗位常规认证和岗位特殊认证。岗位特殊认证主要考察一些在实装上无法完成、只能在模拟器上完成的特殊训练科目,与实装训练形成互补,是全科目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岗位常规认证则是解决常规训练问题,是海上训练的前奏。为了保证认证的权威性,可以考虑将各级的业务部门放在训练基地之中,由这些业务部门牵头进行考核,并发给认证证书,严挑严选,保证培养出来的学员可以直接胜任未来岗位的需要。让任职认证与学员未来的晋升发展工资待遇进行挂钩,使模拟训练不再流于形式,真正保证人才的培养进入快车道。

4 模拟训练的发展与未来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模拟训练的载体模拟器的更新换代必将大幅度的加快,训练真实性的体验也将进一步提高。作为任职教育中从理论知识通向实装操纵的必要桥梁,模拟训练将担负起更加突出的作用。

未来任职教育将向整合理论教学、模拟训练、实装训练资源,突出实践能力的大型模拟训练基地的方向发展,基地的建设将兼具硬件建设的大型化、综合化、通用化以及软件建设的教、学、研一体化,考核评估认证化等主要特点。牢牢扭住这一趋势,才能冲分发挥新装备教学、科研优势,才能大大提高任职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快速适应我军新装备的发展。

上一篇:东北地区购物中心设计理念研究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